课程知识的实践意蕴与核心素养教育
本文关键词:课程知识的实践意蕴与核心素养教育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面对核心素养教育的时代,课程改革亟须超越表象主义知识观的窠臼。回归实践哲学的传统,重建课程知识的实践意蕴,是未来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实践哲学的视域中,课程知识不再是抽象的表象或符号,而是蕴含着语境性、历史性与具身性的鲜活的人类文化实践。课程设计需要超越技术理性的宰制,并着力凸显课程知识的实践脉络,从而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Abstract]:Facing the age of core literacy education , curriculum reform needs to go beyond the definition of idealist knowledge . In the view of practice philosophy , curriculum knowledge is no longer abstract representation or symbol , but it contains contextual , historical and physical culture practice .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实践理性视域下的教师行动研究”(DAA150205)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学界认为,核心素养不仅仅是课程目标,更是一种新的课程观。[1]作为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研究不仅要关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改革,而且要深入到课程知识观的反思、超越与重建之中。迄今为止,课程实践所持有的知识观已经严重滞后于核心素养教育的时代,而超越表象主义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蒋建华;课程知识改革的一种思路——走向课程知识多样化的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9期
3 郭晓明;论中国课程知识供应制度的调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召存;;论两种不同的课程知识观[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3期
5 牛红玲;;事实或实践:两种不同的课程知识观[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6 郑先俐;;教师课程知识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1期
7 肖川;曹广祥;;课程知识的特征与生成过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8 常仁;;课程知识的特征[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6期
9 郑先俐;;教师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赵婧;;“课程知识观变革”之检视[J];教育导刊;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王慧笔;;网络课程知识太极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廷凯;期待课程知识多种多样[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小平;课程知识的认识发生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郝明君;知识与权力[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兴;建构主义视野下的课程知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龙宝新;现代课程知识观演进的流派分析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飞;权力控制下的课程知识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小丽;论批判教育学的课程知识选择[D];山西大学;2015年
5 杨白雪;人与课程知识的互动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邝孔秀;课程知识:一个“成人”的价值检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国刚;课程知识观之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先俐;专业场景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彩燕;关于整合课程知识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佳;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D];湖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7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9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