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嫉妒体验及与依恋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嫉妒体验及与依恋的关系 出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嫉妒体验与依恋的关系。方法:在四川某省属高校选取大学生428名(男生225名,女生203名,年龄17~23岁),采用Bringle自陈嫉妒量表(BSJS,包括爱情嫉妒和社会嫉妒2个维度)、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问卷(ECR,包含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2个维度)分别测量嫉妒体验、依恋类型(安全型、恐惧型、专注型、回避型)和依恋风格。结果:大学生BSJS得分为(2.8±0.6),女生高于男生(P0.001),大二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对爱情嫉妒有预测作用(β=-0.24、-0.19、0.32,均P0.01),年级、性别、专业、依恋焦虑对社会嫉妒有预测作用(β=0.24、-0.17、0.19、0.20,均P0.05)。结论:嫉妒在大学生中常见,嫉妒与依恋密切相关,爱情嫉妒和社会嫉妒可能是不同类型的嫉妒。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ence and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nvy. Methods: a total of 428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Sichuan (225 boys and 203 girls, aged 17~23 years), the Bringle self report jealousy scale (BSJS, including love, jealousy and envy, social 2 dimensions)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RQ). Experience of clos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ECR, including attachment anxiety and attachment avoidance were measured in 2 dimensions) envy experience, attachment type (safety, fear, attention,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Results: the BSJS score was (2.8 + 0.6), girls than boys (P0.001), sophomo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grade students (P0.01).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attachment avoidance, attachment anxiety has a predictive effect on romantic jealousy (beta =-0.24, -0.19,0.32, P0.01), professional grade, gender, and attachment anxiety predict social jealousy (beta =0.24, -0.17,0.19,0.20, P0.05). Conclusion: jealous Jealousy is comm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ealousy is closely related to attachment. Love jealousy and social jealousy may be different types of jealousy.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基金】: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度资助项目“大学生嫉妒形成机制与校园安全预防”(XLJKJY1514B) 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2015年度资助项目“大学生嫉妒及与依恋的关系研究”(CSXL-1530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嫉妒是当个体的某种优势特质或某方面的重要关系受到真实或想象的威胁时产生的一种包含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敌意、怨恨等一系列消极情绪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体验[1-3]。嫉妒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嫉妒与愤怒正相关,能预测关系攻击、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玉洁;许远理;陈凤春;;社会比较嫉妒与爱情嫉妒关系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丽雅;;近十年来我国社会比较研究进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刘玲玲;王倩;张萍春;;嫉妒研究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2期
3 李莹;;嫉妒的心理学研究概述[J];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4 郭瑞;欧阳云霜;邓玉琴;冯姗姗;何伟彪;刘欢欢;;妒慕倾向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5期
5 谭艳艳;;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的关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5期
6 张雨;司继伟;;当代大学生恋爱嫉妒心理的调查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06期
7 杨超;陈莉;李文虎;;医学院校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嫉妒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8期
8 夏蕾;;无香海棠也有刺——从个性化语言看史湘云的“犀利”[J];语文建设;2014年3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丽娴;妒忌的内隐特性:理论与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金梅;大专生的嫉妒及其与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燕燕;父母教养对初中生嫉妒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振中;大学生爱情嫉妒的性别差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光艳;嫉妒及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因果模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玲玲;大学生嫉妒量表编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孟大庆;员工职场嫉妒心理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夏冰丽;内隐嫉妒与内隐自尊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8 刘阳;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的初步编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娜;成人依恋、嫉妒和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倩倩;企业员工职场嫉妒与组织公民行为:机制与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史占彪,张建新,李春秋;嫉妒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玲玲;大学生嫉妒量表编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04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0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