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论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

发布时间:2018-01-21 03:55

  本文关键词: 国家教育发展 国策性理念 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人本 教育公平 教育优质 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本质的理性化的洞见、理想和信念,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是国家基本政策制定实施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优先发展国策性理念包含教育大政方针制定、规划制定、公共财政投入、人才储备四个优先性的确立。教育人本国策性理念视人为教育的中心,关注教育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统一、促进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发展。教育公平国策性理念注重受教育者平等教育权的维护、得到公正对待及教育质量的相对平等。教育优质国策性理念关注全面质量和高质量的双重提升。素质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终身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建构基于现有教育体系又超越现有教育体系的大体系。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具有不同的教育政策含义。
[Abstract]:Educational idea is the rational insight, ideal and belief about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policy concep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education idea of the national basic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level. The education priority development national policy concept includes the education policy formulation, the plan formulation, the public finance invest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ur priorities of talent reserv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s the center of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human needs. To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national policy pays attention to the maintenance of the equal right of education to the educated. The national policy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dual promotion of total quality and high quality. The national policy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ll the educatees in all aspects of body and mind. The national policy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focuses on constructing a large system based on the exist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surpassing the existing education system. The national policy concep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each country has different educat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国家一般课题(BHA13005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6YJA880057) 浙江省社科规划优势学科重大委托项目一般课题(16YSXK06ZD-2YB)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06CGJY03Z)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6-11-29[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号]CN33-6000/C理念是基于理性认识而形成的洞见、理想和信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的洞见、理想和信念。教育理念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代表。集中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的教育理念往往成为教育的风向标,引领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靖国平;;一部探索教育发展的创新之作——评《教育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6年01期

2 袁自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共享教育发展成果[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2期

3 田刚;;学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浅析学校与教育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石筠_";;教育心理:一种检验教育发展的指标和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J];山东教育科研;1990年01期

5 刘芹茂 ,杨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年04期

6 ;南京被推选为“中国最具教育发展力城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9年Z5期

7 耿宛露;;平凡的岗位 伟大的事业[J];赤子;2009年Z2期

8 赵其坤;;在规范管理学校中形成办学特色[J];现代教学;2010年03期

9 丁一;;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题[J];幼儿教育;1997年03期

10 吴谷贻,赵庆忠;迎接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挑战[J];经济论坛;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力;;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及其趋势[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翼;;教育发展与制度选择:一种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崔盛;;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教育发展[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谈松华;;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制度供给——教育发展的制度背景探析[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罗建波;王玉华;;非洲葡语国家的教育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6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黄晓娟;;培育中国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志军;王振存;刘子科;;城乡协调优质特色教育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与思考[A];基础教育区域性发展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2年

9 邢登成;;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管理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10 庞锦艳;;实施科教兴垦战略 推动教改的发展——巨浪牧场教育发展初探[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波涛;教师为凉山州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N];凉山日报(汉);2014年

2 王秀萍;太原确定“十一五”教育发展总体目标[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 王信川;教育发展权在保护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王信川;保障教育发展权 促进人全面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丁永勋;满意度下降显示:教育发展患寡更患不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李寿禄;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N];陇南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陈慧;灌南“三个优先”促教育发展[N];连云港日报;2010年

8 本报通讯员 徐云松;创新,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N];江苏教育报;2012年

9 本报评论员;坚持“两个服务”推动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记者 李欣瑶;我省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发展[N];甘肃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2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惊涛;海洋史视野下明清闽台区域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D];厦门大学;2008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生芳;教育发展的权力与利益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戎天美;我国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涂冬波;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殷有敢;论教育发展的向善性[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文君;全球化时代我国乡土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段晓丹;论我国教育发展的伦理价值取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圆圆;我国城乡和区域间普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孙希;长三角城市教育发展差异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9 严雪梅;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丽平;中国近代教会女子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50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50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