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医学生疑病心理影响因素及应付方式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2 22:53

  本文关键词: 医学生 疑病心理 应付方式 横断面调查 出处:《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疑病现象影响因素以及疑病现象与应付方式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疑病子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某医学院1 01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疑病心理阳性检出率为21.93%,疑病现象随年级变化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疑病心理阳性学生较阴性学生CSQ分量表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数低,自责、幻想和退避分数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学历、家庭关系、和他人交流、学习生活压力、负面情绪以及每周运动量对疑病心理影响较大。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与疑病心理均存在相关性。结论该校医学生疑病心理整体状况较好,但部分医学生情况较严重,可通过家庭关系、和他人交流、学习生活压力、负面情绪、每周运动量以及应付方式对其有效干预。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ping styl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students was 21.93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students was 21.93 % .

【作者单位】: 攀枝花学院医学院;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医学生疑病现象是指医学生在学习期间,由于缺乏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经常依据教材或者老师所讲的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自身变化作对比,没有系统分析从而做出错误判断,怀疑自己患某病的心理现象,同时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有报道[1]指出此现象在三年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燕喃;;目睹好友病逝 妻子没病找病患上“疑病症”[J];女性天地;2009年09期

2 马志国;;让心灵走出“疑病症”[J];新天地;2011年12期

3 袁浩龙;;自我消除疑病症[J];健身科学;2003年01期

4 吴欣;;比“得病”更让人害怕的“疑病”[J];健身科学;2003年04期

5 马志国;;莫讳疾,也莫疑病,走出心灵“避难所”[J];老年人;2014年03期

6 白朗;;疑神疑鬼疑病折磨自己[J];老同志之友;2011年01期

7 柯云路;;人生无须太焦虑(六)[J];健身科学;2012年03期

8 冀侠;;“疑病症”:对疾病的恐惧近似于病态[J];老同志之友;2012年04期

9 东方;青春期疑病症:自己吓自己[J];少年儿童研究;2003年Z1期

10 Stam Wan;;你真病了吗?[J];科学健身(健尚);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霞;;疑病症患者的病因探讨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孝安;;性病疑病症1例报告[A];玉溪市第三届性病、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伍显明;;性病疑病症12例报告[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张听光;张庆锁;;疑病症的临床和心理治疗机制[A];中国民政精神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李铭;贾先红;;温胆汤化裁治疗疑病症18例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王万卷;;谨防一种新的神经官能症——性病疑病症[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庞应福;郭琳;张平;;性病疑病症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屈文妍;闫会文;王倩;;46例艾滋病疑病症的心理干预[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路英智;张勤峰;田明萍;郭洪绪;马秀青;;森田疗法对疑病症治疗康复作用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理;陈新国;;探讨老年期疑病症者的心理干预策略[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福新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疑病症的诊断与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梅怡;谨防疑病症[N];中国老年报;2002年

3 主任医师 陈福新;疑病症:无病自扰?[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王有国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戒除网络疑病症[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路聪;让人头疼的疑病症[N];保健时报;2005年

6 肖世富;疑病症——老年人的心理阴影[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肖祥云;无病自忧也是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芳芳;疑病是心态不安的转移[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9 杭兰芳;“疑病症”患者的心理特征[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10 陈福新;疑病症——都是风流惹的祸[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佳丽;网络疑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石洁君;艾滋病疑病症患者的临床、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胡倩;疑病症患者临床及肠道菌群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白晶;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大学生疑病症的临床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55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55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