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

发布时间:2020-05-25 00:24
【摘要】: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也是学校伦理组织中最经常、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和把握师生关系的本质与特性,历来是中外教育家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着就师生关系这一既古老而又现实的命题,在回顾师生关系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超越,从而逐步透析师生关系的本质以求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除了引言与结语,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回眸与反思:师生关系研究的现状述评 本部分主要以发展为线索,回顾目前师生关系研究状况的逻辑进程,采取边述边评、评述结合的方式,从师生关系发展的纵向与横向两个纬度,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处境出发来反思师生关系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概括出局限性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 第二部分 审美超越:师生关系追求的一种境界 本部分针对前一部分局限性师生关系的表现,笔者尝试从审美超越角度来探讨师生关系的局限性问题,以超越的范式研究师生关系的本真涵意与本质属性,,触及师生关系的深层意义,寻绎审美的师生关系,臻达师生关系的审美化! 第三部分 走向审美: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 本部分主要探讨审美化师生关系的审美特性和审美化师生关系如何建构的问题。本部分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师生关系研究,为重新认识和建构师生关系提出些许建设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桂华;我看今日之师生关系[J];基础教育;2004年08期

2 秦安安;秦轲;;当代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2期

3 渠欢;;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4 李霞;;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5 朱林;;“严、爱、宽、博、智”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李娟;;师生关系之我见[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年09期

7 孙战森;;浅谈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6期

8 高艳青;;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9 李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10 李淑杰;;浅谈小学教育中如何构建合谐师生关系[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媛;樊晶;;试述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张颖;;用赏识托起学生飞翔的翅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何彩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孙玉民;;“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张秀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王茜;陈会昌;;师生关系对小学一年级同伴关系影响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权江红;伍新春;;教师效能系统训练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利;;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黄桥中学分校 张春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2 李翠娥(作者单位:朔城区占义学校);如何融洽师生关系[N];朔州日报;2005年

3 新乡市十中 马玉芬;建立新型的“人文”师生关系[N];新乡日报;2005年

4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容霞;从两起教师受害案反思师生关系的冷漠[N];东方早报;2008年

5 口述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知名教育家 朱清时 本报记者 张英 整理;朱清时:师生关系恶化说明教育出了问题[N];南方周末;2008年

6 泰州市海军中学 屠宁;用“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7 赵彦林;太远太近与恰到好处[N];济宁日报;2008年

8 库尔勒市第十一中学 王秀琴;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9 刘凤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N];吉林日报;2009年

10 李定凯;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崔小敬;寒山及其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炎莲;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及网络工具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颖君;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桂月;《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79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679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