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3-26 12:05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下,中学生学习倦怠感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当下,旧有教育体制的问题、矛盾不断暴露,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与学习成绩并重的重要课题被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改革方案,也要求对青少年各方面情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基于这样的现实和教学改革要求,将研究重新回归到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状况研究中,探索中学生学习倦怠形成的内外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情绪劳动研究文献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发展资源、青少年发展观等心理学理论进行初步的研究。梳理了学习倦怠、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进展等。研究对象是山东省青州市和枣庄市各两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方法则采用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学习倦怠、发展资源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提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和降低学习倦怠的实际对策。 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情绪耗竭感与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感和生理耗竭这三大维度的差异最显著,男生的情绪耗竭感高于女生;学习倦怠随年级升高而呈现加强趋势,初一学习倦怠相对而言最低,初二次之,初三最强;城乡的学习倦怠总体差异不大,但具体在“师生疏离”、“生理耗竭”方面城市强于农村,在“学习低效能感”方面农村强于城市;学习成绩越优秀,学习倦怠相对越弱,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 2.初中生的发展资源整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发展资源平均分数有接近50%的学生低于3分,有效利用时间一项普遍评分较低,资源相对短缺;性别总体差距不大,但男生较女生波动更大;发展资源随年级升高呈减少的趋势;城市的发展资源较乡村更丰富,但波动程度也较农村更大。 3.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略低于女生;初一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强于初二、初三学生,但初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分布最为均衡,波动较小,整体上呈现出学业自我效能感随年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城乡差异不大,但城市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性差异小于乡村;学业自我效能感整体上随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向高效能区间靠拢,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 4.初中生的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呈显著的负相关,发展资源越丰富,学习倦怠越弱;发展资源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发展资源越丰富,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学习倦怠越弱。 5.发展资源与学习倦怠的回归效应显著,,发展资源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效应显著。发展资源对学习倦怠呈负预测作用,发展资源对学业自我效能呈正向预测作用。 6.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发展资源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学习倦怠 发展资源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4
【目录】:
- 目录4-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2-23
- 1 文献综述12-21
- 1.1 学习倦怠12-14
- 1.1.1 学习倦怠的概念12-13
- 1.1.2 学习倦怠的测量13
- 1.1.3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13-14
- 1.2 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观(PYD)14-15
- 1.3 发展资源15-17
- 1.3.1 发展资源的概念15-16
- 1.3.2 发展资源的种类16
- 1.3.3 发展资源的研究现状16-17
- 1.4 学业自我效能感17-19
- 1.4.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17-18
- 1.4.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18
- 1.4.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18-19
- 1.5 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19-21
- 2 选题的意义21-22
- 2.1 理论意义21
- 2.2 实践意义21-22
- 3 问题的提出22
- 4 研究假设22-23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3-26
- 1 被试23
- 2 研究工具23-24
- 2.1 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23
- 2.2 发展资源问卷23-24
- 2.3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24
- 3 施测方法与程序24-26
- 3.1 施测24-25
- 3.2 收集并整理数据25
- 3.3 数据的处理25-26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6-50
- 1 初中生外部资源的基本特征26-32
- 1.1 初中生外部发展资源的基本情况26-27
- 1.2 初中生外部发展资源的差异比较27-32
- 1.2.1 初中生外部发展资源的差异总体情况27-28
- 1.2.2 初中生外部发展资源的性别差异分析28
- 1.2.3 初中生外部发展资源的年级差异分析28-30
- 1.2.4 初中生发展资源的城乡差异分析30-31
- 1.2.5 初中生发展资源的学习成绩差异分析31-32
- 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基本特征32-39
- 2.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32-34
- 2.1.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32
- 2.1.2 青州市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32-33
- 2.1.3 枣庄市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33-34
- 2.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差异比较34-39
- 2.2.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差异总体情况34-35
- 2.2.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分析35-36
- 2.2.3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分析36-37
- 2.2.4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生源地差异分析37-38
- 2.2.5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学习成绩差异分析38-39
- 3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征39-42
- 3.1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39-40
- 3.2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40-42
- 3.2.1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总体情况40
- 3.2.2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分析40-41
- 3.2.3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分析41
- 3.2.4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城乡差异分析41-42
- 3.2.5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成绩差异分析42
- 4 初中生的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42-44
- 5 初中生的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44-49
- 5.1 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的回归分析44-46
- 5.1.1 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总体的回归44
- 5.1.2 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各维度的回归44-46
- 5.2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发展资源的回归分析46-49
- 5.2.1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发展资源的回归46-47
- 5.2.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发展资源各维度的回归47-49
- 6 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发展资源与学习倦怠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49-50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50-61
- 1 初中生的发展资源50-51
- 1.1 初中生发展资源的总体情况50
- 1.2 初中生发展资源的差异比较50-51
- 2 初中生的学习倦怠51-54
- 2.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51-52
- 2.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差异比较52-54
- 3 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54
- 3.1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54
- 3.2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54
- 4 初中生的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54-57
- 5 教育建议57-59
- 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59-60
- 6.1 创新59
- 6.2 不足59
- 6.3 展望59-60
- 7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3
- 附录63-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春华;;大学生社会支持、学业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翟成蹊;陈舒音;;初三学生师生关系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3 邹维兴;谢玲平;韦瑶;;班级环境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年01期
4 王静;郝天宝;;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成功(教育);2013年08期
5 陈丹丹;邢强;;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研究;2012年02期
6 王翠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7 赵小军;石常秀;曹长德;汪涛;;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8 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邢强;陈丹丹;;中小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与展望[J];教育导刊;2010年09期
10 赵小军;石常秀;;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考试周刊;2007年51期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6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