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30 07:26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业压力是中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对作为压力和健康的中介因素,对个体身心健康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作为压力事件与压力反应的重要中介变量,可以影响个体的压力反应过程,并减缓或加剧个体对于压力的感受,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随着社会支持与应对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社会支持纳入其对应对的研究中,认为个体的社会支持,也是影响个体应对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研究采用综合化研究取向,把中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压力应对策略相结合、把中学生日常学习压力情境与具体的考试压力情境相结合、把个体变量与情境变量相结合,把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与相应的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结相合、还把不同情境中社会支持水平与相应的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建构模型等多种方法,系统考察了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应对策略、支持功能与策略取向等多种指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由3项研究构成,依次涉及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学生社会支持的发展性研究、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综合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自编的中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具有可接受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2、中学生社会支持由物质性支持、信息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尊重性支持、同伴性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六个因素构成。 3、在中学生的社会支持中,水平最高的为物质性支持,其次为情绪性支持、同伴性支持、尊重性支持、支持利用度,最后为信息性支持。 4、整体上,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男)、学校性质差异(重点>普通)和家庭居住地差异(城市>农村):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5、在两种学业压力情境中,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中学生在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使用上
【关键词】:中学生 社会支持 学业压力 应对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Ⅰ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9-29
  • 1 问题提出9-26
  • 1.1 研究价值10-12
  • 1.2 研究现状12-26
  • 2 本研究的理论构想与设计26-29
  • 2.1 基本构想与假设26-28
  • 2.2 研究设计28-29
  • Ⅱ 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29-56
  • 1 研究一 中学生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29-35
  • 1.1 研究目的29
  • 1.2 研究对象29
  • 1.3 研究工具29-30
  • 1.4 研究方法与程序30
  • 1.5 结果与分析30-33
  • 1.6 中学生社会支持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33-34
  • 1.7 小结34-35
  • 2 研究二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发展性研究35-42
  • 2.1 研究目的35-36
  • 2.2 研究对象36
  • 2.3 研究工具36
  • 2.4 研究结果与分析36-42
  • 2.5 小结42
  • 3 研究三 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42-56
  • 3.1 研究目的42
  • 3.2 研究对象42
  • 3.3 研究工具42-43
  • 3.4 研究程序43
  • 3.5 研究结果与分析43-56
  • 3.6 小结56
  • Ⅲ 总体讨论与结论56-64
  • 1 本研究的方法学探讨56-57
  • 2 中学生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57
  • 3 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发展特点的研究57-60
  • 3.1 中学和社会支持总体发展特点57-58
  • 3.2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特点58
  • 3.3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年级特点58-59
  • 3.4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学校性质特点59-60
  • 3.5 中学生社会与支持的家庭居住地特点60
  • 4 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60-62
  • 4.1 不同社会支持组的中学生在学业压力应对策略上的差异60-61
  • 4.2 中学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影响的模型建构61-62
  • 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62
  • 6 研究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62-63
  • 6.1 不足之处62-63
  • 6.2 研究展望63
  • 7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1
  • 附录71-80
  • 后记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佩宽;董小苹;孙忠雄;胡卫;李兆源;范显义;;上海中学生性发育、性意识的调查分析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6期

2 本刊记者;;荆州地区中学生文联成立[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3 刘振兴;中学生忧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2期

4 陆踊;;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透视[J];江苏教育;1992年Z1期

5 王艳玲;中学生狭隘心理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6 汪洋;;永远的50元[J];新青年(朋友);2002年04期

7 杨森;;描绘一个“好老师”[J];希望月报;2002年14期

8 王宗文;Author Unknown;; 自相矛盾的时代[J];英语知识;2002年05期

9 颜惠珍;;中学生上网心理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0期

10 陈炽明;烟火季节[J];中国校园文学;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宏玮;陈旭;;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侯志瑾;林崇德;邹泓;;中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5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6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7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成雄 王玉国;市三运会暨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闭幕[N];天水日报;2009年

2 赵文;中学生为何不认技校这条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4 朱剑慧;以色列中学生:成绩不是生活的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石雨川;穿要名牌 吃要精美 用要高档观[N];雅安日报;2008年

6 黄艾禾;一个另类中学生的写作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会实践 中学生不能毕业[N];宝鸡日报;2009年

8 记者 邵涌河;我市一中学生发明英文规范 书写训练方案获国家专利[N];赤峰日报;2010年

9 高密市第五中学 吴宾;新课标下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探究[N];学知报;2010年

10 ;迷失在“伊甸园”[N];自贡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宏玮;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2 肖静芬;湖南地区中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新平;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璇;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伟锋;河南某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76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