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大学生羞怯与社会支持、自我评价、社交效能感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3-30 08:1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羞怯与社会支持、自我评价、社交效能感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羞怯是指在社交场合中不自在的感觉,但羞怯并不是一个完全贬义词。如果羞怯程度适当并主要针对特定的情境,可视为一种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羞怯的程度过高或泛化,就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学习、行为、生活以至身心健康。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工作者对个体的羞怯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个体羞怯反应可以表现在认知、情绪等不同的方面,并且与人际情境觉察能力存在密切关系。具体而言,高羞怯个体一般谈话缺乏自信,对社交能力的自我评定较低,并且还会导致更多的消极情绪。鉴于有研究者提出羞怯存在文化差异,需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羞怯问题进行研究。又因为大学生正处于吸收大量专业知识,获取专业技能,为走向社会做准备的关键阶段,羞怯心理会给他们的学习、交友和职业规划、找工作等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出我国大学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羞怯问题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本研究以山东省三所高校的37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羞怯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个人评价问卷》和《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问卷》分别测试被试的羞怯水平、社会支持程度、自我评价特点和社交效能感状况,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考察了我国大学生羞怯与社会支持、自我评价、社交效能感的关系。 研究结果如下: 1大学生在自责、对拒绝的恐惧和羞怯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自责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男、女大学生在羞怯及其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2在社会支持、自我评价和社交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社会支持、自我评价和社交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为,在社会支持上,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在自我评价和社交效能感上,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社会支持、自我评价和社交效能感上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除了寻求赞成外,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和羞怯总分都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 4除了寻求赞成仅仅与同人们交谈具有显著负相关,而与自我评价的其他维度和总分相关不显著外,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和羞怯总分都与自我评价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 5除了寻求赞成仅仅与应对陌生人效能显著负相关,而与社交效能感的其他维度和总分相关不显著外,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和羞怯总分都与社交效能感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 6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和羞怯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7社交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羞怯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羞怯 社会支持 自我评价 社交效能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2-26
  • 1 相关理论研究12-22
  • 1.1 羞怯的研究12-16
  • 1.1.1 羞怯的概念12-13
  • 1.1.2 羞怯的分类和表现13-14
  • 1.1.3 社会适应性模型14-15
  • 1.1.4 羞怯的研究现状15-16
  • 1.2 社会支持的研究16-18
  • 1.2.1 社会支持的概念16-17
  • 1.2.2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17-18
  • 1.3 自我评价的研究18-20
  • 1.3.1 自我评价的概念18
  • 1.3.2 自我评价的研究现状18-20
  • 1.4 社交效能感的研究20-22
  • 1.4.1 社交效能感的概念20
  • 1.4.2 社交效能感的研究现状20-22
  • 2 问题提出22-24
  • 2.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2-23
  • 2.2 本研究拟讨论的问题23-24
  • 3 研究意义24-26
  • 3.1 理论意义24
  • 3.2 实践意义24-26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大学生羞怯与社会支持、自我评价、社交效能感的关系26-37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26
  • 2 研究方法26-28
  • 3 研究结果28-37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37-42
  • 1 大学生羞怯的特点37-38
  • 2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评价和社交效能感的特点38-39
  • 3 大学生羞怯与社会支持、自我评价和社交效能感的关系39-40
  • 4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40-42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42-43
  • 注释43-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51-52
  • 后记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谭玉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心理坚韧性、羞怯、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普君;幼儿教师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3 赵长春;初中生羞怯及其与自尊、友谊质量、成就动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倩;中学生羞怯、人际交往归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晓乐;初中生自尊、羞怯与生活适应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肖丽娟;大学生羞怯与解释风格的关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羞怯与社会支持、自我评价、社交效能感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76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