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4:10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学校适应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目前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教育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而本领域中大多数研究者将其研究对象定位于城市儿童青少年。为此,本研究选取德州市三所农村小学和一所农村中学共907人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适应、行为适应、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年龄段、独生/非独生差异。具体表现在: 父亲对于男孩比对女孩有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母亲对于男孩比对女孩有更多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母亲对于小学男孩比对小学女孩有更多的惩罚严厉,对于非独生子比对非独生女有更多的拒绝否认。 母亲对于青少年比对儿童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对于非独生青少年比对非独生儿童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对于独生儿童比对独生青少年有更多的过度保护。 父亲对于独生儿童比对非独生儿童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和过度保护,母亲对于独生子比对非独生子有更少的拒绝否认。 2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存在着显著的性别、独生/非独生差异。具体表现在: 男孩的社交—领导行为、害羞—敏感行为和学业成绩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孩,而攻击—破坏行为和同伴拒绝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孩。 独生子女的孤独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女孩的害羞—敏感行为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女孩。 3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适应、行为适应、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均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子女的孤独总分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母亲偏爱被试、父亲过度保护与子女的孤独总分、焦虑总分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子女的焦虑总分有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农村儿童青少年 父母教养方式 学校适应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78;B84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0-25
- 1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10-15
- 2 关于学校适应的研究15-18
- 3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关系的研究18-23
- 4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23-25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5-28
- 1 被试25
- 2 测量工具25-27
- 3 程序27
- 4 数据处理27-28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8-37
- 1 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分析28-31
- 1.1 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总体情况28
- 1.2 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28-31
- 2 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结果分析31-33
- 2.1 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均值及标准差31-32
- 2.2 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32-33
- 3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33-34
- 3.1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相关分析33
-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行为适应的相关分析33-34
- 3.3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相关分析34
- 3.4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34
- 4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34-37
- 4.1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回归分析34-35
- 4.2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行为适应的回归分析35-36
- 4.3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回归分析36
- 4.4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36-37
- 第四部分 分析讨论37-47
- 1 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37-39
- 1.1 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比较37-38
- 1.2 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年龄段比较38-39
- 1.3 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独生/非独生子女比较39
- 2 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39-41
- 2.1 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性别比较39-41
- 2.2 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独生/非独生子女比较41
- 3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41-44
- 3.1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相关分析42-43
-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行为适应的相关分析43
- 3.3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相关分析43-44
- 3.4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44
- 4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44-46
- 5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46-47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5
- 附录55-59
- 附录1 一般情况问卷55
- 附录2 儿童焦虑问卷55-56
- 附录3 儿童孤独问卷56-57
- 附录4 同伴提名57
- 附录5 班级戏剧57-58
- 附录6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58-59
- 致谢59-60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喜华,符明秋,于志涛,李小军;孤独与父母教养方式、体育参与的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4年02期
2 王中会,刘俊香;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3 王丽;李建明;李丽娜;;监狱犯人早年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4 黄树香;班兰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席伟光;安敏;;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董训兰;326例青少年情绪归因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3年07期
7 易高峰;易连云;;农村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8 刘文;夏明珠;;3~5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9 鄢呈s,
本文编号:285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8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