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小学生课堂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5:17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课堂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课堂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对于其认知、个性和社会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对以往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语文学科为载体,调查分析了常州市四所小学1—6年级462名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探讨了师生关系、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并且对五年级两个班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况进行观察,同时对典型个案进行访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在年级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即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2.小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课堂参与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3.小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出显著的成绩差异,成绩优秀的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显著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 4.小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出显著的角色差异,学生干部的课堂参与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学生; 5.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小组差异,但座位差异比较明显,坐在班级中间和后排的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显著高于坐在班级前排的学生; 6.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学生所感受到的教师期望的高低、与教师之间冲突程度、来自教师的支持以及对教师的认同程度显著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 7.教师人格特征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言语参与和总体的课堂参与水平。
【关键词】:课堂参与 师生关系 教师人格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9
  • 1 问题的提出9-12
  • 1.1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9-10
  • 1.2 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10-11
  • 1.3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11-12
  • 2 研究综述12-21
  • 2.1 概念的界定12-13
  • 2.2 国外课堂参与研究综述13-17
  • 2.3 国内课堂参与研究综述17-19
  • 2.4 对学生课堂参与研究的思考和分析19-21
  • 3 研究目标与假设21-22
  • 3.1 研究目标21
  • 3.2 研究假设21-22
  • 4 研究一 小学生课堂参与的测量研究22-36
  • 4.1 研究目的22
  • 4.2 研究方法22-30
  • 4.3 研究结果30-36
  • 5 研究二 小学生课堂参与的观察与访谈研究36-42
  • 5.1 研究目的36
  • 5.2 研究方法36-37
  • 5.3 研究结果37-42
  • 6 分析与讨论42-57
  • 6.1 关于小学生课堂参与现状的讨论42-47
  • 6.2 关于小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的讨论47-52
  • 6.3 关于研究方法的讨论52-54
  • 6.4 本研究对当前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54-55
  • 6.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55-57
  • 7 研究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7
  • 后记6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超英;吴红;;中小学教师课堂参与内隐观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李尚蒲;;经管类研究生参与课外活动与就业的实证研究[J];考试周刊;2008年2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义红;高中文科生数学课堂参与情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侯明慧;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翠利;小学生课堂参与、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咏梅;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陈霞;语文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国稳;学生数学课堂环境感知影响其学习参与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宦成林;促进大学生协作学习参与的干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喜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心理环境特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9 郭新燕;拓展型课程设计中提高课堂参与度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丽娜;学生课堂参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课堂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87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