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湖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6:08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的:(1)了解湖南省留守初中生的一般状况、生活事件、家庭关怀度、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个性、自尊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区别,分析“留守与否”是否是影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2)分析应激源及应激中介因素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建立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模型;(3)提供一套简单可行的针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 方法:以湖南省地区、县、乡(镇)为抽样框架,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留守初中生一般情况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自尊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省2406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 结果:(1)除EPQ量表的项目间平均相关系数MIC只有0.019,内外向和掩饰性MIC低于0.100外,其余各量表及其分量表的Cronbachα均大于0.600,MIC在0.100~0.500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量表CFI、IFI、GFI均大于或等于0.900,除ASLEC六因子结构RMSEA等于0.100外,其余的RMSEA<0.100,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5。(2)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总得分高于非留守初中生(P=0.000),家庭关怀度低于非留守初中生(P=0.014),社会支持总得分高于非留守初中生(P=0.009),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非留守初中生(P=0.01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留守初中生(P=0.022);情绪稳定性得分比较高(P=0.020),精神质(P=0.357)、内外向(0.592)和掩饰性(P=0.447)得分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自尊得分(P=0.001)低于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以及各纬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P<0.05)。(3)“留守与否”(B=0.123)进入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4)生活事件(路径系数=0.08)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可以作用于消极应对方式(路径系数=0.01)和家庭关怀度(路径系数=-0.02)而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路径系数=-0.02)、自尊(路径系数=-0.03)、消极应对方式(路径系数=0.07)、积极应对方式(路径系数=-0.04)、情绪稳定(路径系数=0.04)、精神质(路径系数=0.11)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状况;家庭关怀度(路径系数=0.10)、个性中的内外向(路径系数=0.21)、情绪稳定性(路径系数=-0.83)、精神质(路径系数=-1.87)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路径系数=4.89)可以介导家庭关怀度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论:(1)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家庭关怀度、领悟社会支持、简易应对方式、个性、自尊和心理状况上存在显著的差别;(2)“留守与否”是影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一大原因;(3)个性(情绪稳定、精神质)、生活事件是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自尊是留守儿童心理应激过程的中介因素,其中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关怀度可缓冲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自尊能缓冲个性、家庭关怀度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作用,而社会支持可缓冲家庭关怀度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留守初中生 心理健康状况 结构方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前言11-18
  • 1.1 研究现状与水平12-16
  • 1.1.1 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12-13
  • 1.1.2 应激理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13-16
  • 1.2 理论框架16-17
  • 1.3 研究目的及目标17-18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8-24
  • 2.1 研究设计18
  • 2.2 研究对象18
  • 2.2.1 样本纳入标准18
  • 2.2.2 样本量的确定18
  • 2.3 研究工具18-22
  • 2.3.1 个人基本情况问卷19
  • 2.3.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19
  • 2.3.3 家庭关怀度量表19-20
  • 2.3.4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20
  • 2.3.5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20
  • 2.3.6 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20-21
  • 2.3.7 自尊量表21
  • 2.3.8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21-22
  • 2.4 研究过程22-23
  • 2.5 质量控制23-24
  • 第三章 结果24-49
  • 3.1 一般资料24-26
  • 3.2 初中生应激模型系列量表的评估26-27
  • 3.3 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的比较分析27-32
  • 3.3.1 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源的比较分析28-29
  • 3.3.2 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中介变量的比较分析29-31
  • 3.3.3 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31-32
  • 3.4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分析32-33
  • 3.5 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建立和验证33-49
  • 3.5.1 模型的假定33-34
  • 3.5.2 直接关系的检验34-41
  • 3.5.3 间接关系的检验41-45
  • 3.5.4 建立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模型45-46
  • 3.5.5 留守儿童心理应激模型的检验和修46-49
  • 第四章 讨论49-63
  • 4.1 测量工具的评估49-50
  • 4.1.1 量表的信度检验49
  • 4.1.2 验证性因素分析49-50
  • 4.2 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差别的分析50-54
  • 4.2.1 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差别的分析50-51
  • 4.2.2 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中介变量差别的分析51-53
  • 4.2.3 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状况差别的分析53-54
  • 4.3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分析54-55
  • 4.4 留守初中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建立与验证55-59
  • 4.4.1 应激源对留守初中生心理状况的作用55-57
  • 4.4.2 心理应激中介变量对留守初中生心理状况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57-59
  • 4.5 促进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59-61
  • 4.5.1 社会:留守初中生教育和监护体系59-60
  • 4.5.2 学校:"留守初中生"专项档案60
  • 4.5.3 家庭:加强联系60-61
  • 4.5.4 留守初中生:自我教育61
  • 4.5.5 社区护理工作者:协助61
  • 4.6 进一步研究建议61-63
  • 第五章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1
  • 附录71-81
  • 综述81-87
  • 致谢87-88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8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江南;邓攀;;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2期

2 李浩然;孟群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3 陈惠惠;胡冰霜;何芙蓉;刘巧兰;;初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4 张帆;刘琴;赵勇;孙敏红;王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5 刘琴;孙敏红;赵勇;张帆;王宏;;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婉;留守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包红玲;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侯准科;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待迁移民心理应激状况现况调查[D];郑州大学;2012年

4 丁艳;留守初中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02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0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