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恐惧研究 ——以顺德某校新教师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6 02:23
恐惧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在史前社会极为常见。人类面临着普遍存在的自然恐惧和宗教恐惧;在农耕社会,中国居民长期被皇权恐惧所笼罩;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增长和人类干预自然社会的能力增强,恐惧的类型和方式逐渐变迁,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心理恐惧则成为最重要的类型。辞海解释恐惧为“原始情绪的表现形式之一。面临危险情境,企图摆脱或逃避而又感到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这样的解释聚焦于个体心理层面,更强调恐惧的主观感受性。教师职业历史悠久,教师恐惧作为一种普遍而常见的社会事实,则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工业社会,教师职业被纳入国家规范管理体系,教师作为当代社会中高度规训特征的职业,从入职、培训、上岗、晋升、考核、评聘、继续教育等方面都具有严格的规范体系和一以贯之的行为模式。任何进入教师行业的社会成员,都必须经历现存的教师制度的重新社会化和改造,从而被塑造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本文运用个案访谈方法,通过在广东顺德某校新老师的实地调查,探究了当前教师恐惧的概念与特征、形成与发展、类型与成因、变迁与趋势等基本情况。虽然,教师恐惧归结到底属于心理恐惧,但从影响因素来判断,研究发现,当前新...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一) 个人经历
(二) 社会事实
1. 新教师恐惧是一个普遍现象
2. 研究新教师恐惧的学术价值
(三) 主题聚焦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3. 政策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概念
1. 教师恐惧
2. 恐惧与害怕、恐惧与焦虑、恐惧与压力的概念辨析
(二) 研究方法
1. 方法选择
2. 个案访谈
(三) 研究过程
1. 资料收集
2. 资料整理
3. 观点提升
(四) 章节框架
第1章 文献回顾
一、关于恐惧的研究
(一) 哲学视域下的恐惧
(二) 心理学视域下的恐惧
(三) 社会学视域下的恐惧
(四) 教育学视域下的恐惧
二、关于新教师的研究
(一) 角色研究
(二) 心理分析
(三) 新教师的职业及专业成长研究
三、前人研究的反思
第2章 新教师恐惧的表现及特征
一、个案情况
(一) 学校的选择
(二) 学校概况
(三) 访谈对象
二、新教师恐惧的表现
(一) 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 教学的不适感
(三) 人际关系的难题
(四) 职业困惑和迷茫
三、新教师恐惧的特征和恐惧持续
(一) 长期性
(二) 普遍性
(三) 被建构性
(四) 感染性和传播性
第3章 新教师恐惧的类型与原因
一、职业恐惧
二、体制恐惧
(一) 新教师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二) 教育评价约束新教师
(三) 考核机制约束新教师
三、社交恐惧
四、专业恐惧
(一) 新教师专业成长目标混乱
(二)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第4章 新教师恐惧的后果和效应
一、恐惧的负面后果
(一) 使教师自我认识不当
(二) 使教师对教学产生畏惧心理
(三) 使教师产生消极逃避的心理
(四) 使新教师过早具有职业倦怠
(五) 同事之间恶性竞争的加剧
二、恐惧的正面效应
(一) 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预警作用,促进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三)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 合理竞争,完善自我
第5章 新教师恐惧的应对和管理
一、新教师个人层面
(一) 从心理上克服恐惧感
(二) 加强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三) 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
(四) 加强自我调适和免疫力
二、学校层面
(一) 创造适度宽松的教育环境
(二) 做好岗前过渡、培训工作
(三) 做好新教师的心理辅导工作
(四) 关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改革层面
(一) 教育行政部门完善管理职责
(二) 进一步优化和实施教育改革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田野日记
附录二:毕业论文实地调研的情况说明
附录三:调研样本要求
附录四:新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提纲
附录五:新教师恐惧的访谈提纲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三十年来教师心理研究述评[J]. 程岭. 上海教育科研. 2013(02)
[2]关于恐惧情绪的研究[J]. 张萍,王晓凤. 商场现代化. 2012(23)
[3]教学恐惧:涵义、危害与对策[J]. 罗祖兵,李丽. 全球教育展望. 2012(07)
[4]从“砸向教师的书本”谈年轻新教师心理素养的提高[J]. 乔萍. 教师. 2012(14)
[5]教育以爱来进行[J]. 杨真真.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01)
[6]破解新教师成长的心理困境[J]. 潘妤妤,杨明宏. 中国民族教育. 2011(02)
[7]自我更新: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 贺晓敏.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1(01)
[8]教师专业成长的现象学旨趣[J]. 何菊玲. 教育研究. 2010(11)
[9]论当代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合理内涵与理想框架[J]. 折延东. 教育科学. 2010(03)
[10]中国近20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 王智,李西营,张大均. 心理科学. 2010(02)
博士论文
[1]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李纯.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学新入职地理教师心理压力分析与策略研究[D]. 王婷婷.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顺德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黄明正.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研究[D]. 林振华.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小学新教师职业人际适应的案例研究[D]. 李源.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初中生学校恐惧的特点研究[D]. 闫荣双.山东师范大学 2004
[6]教师压力:来源分析与应对策略[D]. 陈德云.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转换[D]. 刘兴民.曲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32166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一) 个人经历
(二) 社会事实
1. 新教师恐惧是一个普遍现象
2. 研究新教师恐惧的学术价值
(三) 主题聚焦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3. 政策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概念
1. 教师恐惧
2. 恐惧与害怕、恐惧与焦虑、恐惧与压力的概念辨析
(二) 研究方法
1. 方法选择
2. 个案访谈
(三) 研究过程
1. 资料收集
2. 资料整理
3. 观点提升
(四) 章节框架
第1章 文献回顾
一、关于恐惧的研究
(一) 哲学视域下的恐惧
(二) 心理学视域下的恐惧
(三) 社会学视域下的恐惧
(四) 教育学视域下的恐惧
二、关于新教师的研究
(一) 角色研究
(二) 心理分析
(三) 新教师的职业及专业成长研究
三、前人研究的反思
第2章 新教师恐惧的表现及特征
一、个案情况
(一) 学校的选择
(二) 学校概况
(三) 访谈对象
二、新教师恐惧的表现
(一) 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 教学的不适感
(三) 人际关系的难题
(四) 职业困惑和迷茫
三、新教师恐惧的特征和恐惧持续
(一) 长期性
(二) 普遍性
(三) 被建构性
(四) 感染性和传播性
第3章 新教师恐惧的类型与原因
一、职业恐惧
二、体制恐惧
(一) 新教师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二) 教育评价约束新教师
(三) 考核机制约束新教师
三、社交恐惧
四、专业恐惧
(一) 新教师专业成长目标混乱
(二)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第4章 新教师恐惧的后果和效应
一、恐惧的负面后果
(一) 使教师自我认识不当
(二) 使教师对教学产生畏惧心理
(三) 使教师产生消极逃避的心理
(四) 使新教师过早具有职业倦怠
(五) 同事之间恶性竞争的加剧
二、恐惧的正面效应
(一) 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预警作用,促进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三)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 合理竞争,完善自我
第5章 新教师恐惧的应对和管理
一、新教师个人层面
(一) 从心理上克服恐惧感
(二) 加强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三) 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
(四) 加强自我调适和免疫力
二、学校层面
(一) 创造适度宽松的教育环境
(二) 做好岗前过渡、培训工作
(三) 做好新教师的心理辅导工作
(四) 关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改革层面
(一) 教育行政部门完善管理职责
(二) 进一步优化和实施教育改革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田野日记
附录二:毕业论文实地调研的情况说明
附录三:调研样本要求
附录四:新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提纲
附录五:新教师恐惧的访谈提纲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三十年来教师心理研究述评[J]. 程岭. 上海教育科研. 2013(02)
[2]关于恐惧情绪的研究[J]. 张萍,王晓凤. 商场现代化. 2012(23)
[3]教学恐惧:涵义、危害与对策[J]. 罗祖兵,李丽. 全球教育展望. 2012(07)
[4]从“砸向教师的书本”谈年轻新教师心理素养的提高[J]. 乔萍. 教师. 2012(14)
[5]教育以爱来进行[J]. 杨真真.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01)
[6]破解新教师成长的心理困境[J]. 潘妤妤,杨明宏. 中国民族教育. 2011(02)
[7]自我更新: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 贺晓敏.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1(01)
[8]教师专业成长的现象学旨趣[J]. 何菊玲. 教育研究. 2010(11)
[9]论当代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合理内涵与理想框架[J]. 折延东. 教育科学. 2010(03)
[10]中国近20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 王智,李西营,张大均. 心理科学. 2010(02)
博士论文
[1]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李纯.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学新入职地理教师心理压力分析与策略研究[D]. 王婷婷.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顺德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黄明正.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研究[D]. 林振华.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小学新教师职业人际适应的案例研究[D]. 李源.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初中生学校恐惧的特点研究[D]. 闫荣双.山东师范大学 2004
[6]教师压力:来源分析与应对策略[D]. 陈德云.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转换[D]. 刘兴民.曲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32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23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