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特点及其与学业情绪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5-12 00:08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特点及其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就目标理论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中学生的学业成就目标是学生在学业情境中从事学业成就活动的目的,学业情绪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探讨二者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中学生的学习。 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和开放式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构建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结构,编制出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问卷,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并探讨了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 综合研究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为一阶六因素结构,分别为:任务趋近目标、任务回避目标、比较趋近目标、比较回避目标、社会趋近目标、社会回避目标。 (2)自编的《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正式问卷)的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9,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拟合良好。可以作为测量我国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的工具。 (3)大部分中学生更多地采取了除比较回避目标以外的其它五种目标,同时也说明了中学生在学业成就目标上采取的是多目标,而非单一目标。从总体上看来,中学生的学业成就目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来说,女生更倾向于任务回避目标,男生更倾向于比较回避目标和社会回避目标。中学生在任务回避目标、比较回避目标、学业成就目标上的年级差异非常显著。初二学生的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年级。 (4)除了与平静、放松、厌倦、无助的相关不显著外,学业成就目标与其它情绪的相关非常显著。任务趋近目标与积极唤醒情绪正相关(自豪除外),与消极情绪负相关(焦虑和恼火除外);任务回避目标与各种情绪都存在相关,与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情绪正相关,与积极低唤醒情绪负相关;比较趋近目标主要与消极高唤醒情绪正相关;比较回避目标与各类情绪相关都非常显著,与积极情绪负相关、与消极情绪正相关;社会趋近目标与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情绪正相关;社会回避目标与消极情绪正相关。
【关键词】:中学生 学业成就目标 学业情绪 发展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研究背景11-13
- 1.1 问题提出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实践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33
- 2.1 成就目标研究概况13-23
- 2.1.1 成就目标概念13-14
- 2.1.2 学业成就目标的结构14-18
- 2.1.3 学业成就目标的测量18-19
- 2.1.4 学业成就目标的现有研究19-23
- 2.2 学业情绪23-24
- 2.2.1 学业情绪概念23
- 2.2.2 学业情绪的理论23-24
- 2.2.3 学业情绪的测量工具和研究方法24
- 2.3 学业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24-31
- 2.3.1 双向非对称性模型26-27
- 2.3.2 成就目标和离散学业情绪的理论模型27-28
- 2.3.3 成就目标、成就情绪和学业表现的中介模型28-31
- 2.4 已有研究不足和对本研究的启示31-33
- 2.4.1 现有成就目标概念内涵模糊31
- 2.4.2 缺乏本土化的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测量工具31-32
- 2.4.3 社会目标的研究对象缺少中学生32
- 2.4.4 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关系需深入探讨32
- 2.4.5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32-33
- 3 本研究的构想33-36
- 3.1 研究目的33
- 3.2 研究方法33
- 3.3 研究流程图33-34
- 3.4 问卷维度的初步构想34-36
- 3.4.1 专家咨询34
- 3.4.2 开放式问卷34
- 3.4.3 理论构想34-36
- 4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问卷编制36-50
- 4.1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初测问卷及结构分析36-38
- 4.1.1 研究对象36
- 4.1.2 研究材料36
- 4.1.3 研究方法与程序36
- 4.1.4 统计工具36
- 4.1.5 结果与分析36-38
- 4.2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二测问卷及结构分析38-41
- 4.2.1 研究对象38
- 4.2.2 研究材料38-39
- 4.2.3 研究方法与程序39
- 4.2.4 统计工具39
- 4.2.5 结果与分析39-41
- 4.3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正式问卷及结构分析41-43
- 4.3.1 研究对象41
- 4.3.2 研究材料41
- 4.3.3 研究方法与程序41
- 4.3.4 统计工具41
- 4.3.5 结果与分析41-43
- 4.4 小结与讨论43-44
- 4.5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44-46
- 4.5.1 研究目的44
- 4.5.2 研究对象44
- 4.5.3 统计工具44
- 4.5.4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44-46
- 4.6 小结与讨论46
- 4.7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问卷的信效度分析46-50
- 4.7.1 研究目的46
- 4.7.2 研究对象46
- 4.7.3 研究材料46
- 4.7.4 统计工具46
- 4.7.5 信度检验46-47
- 4.7.6 效度检验47-49
- 4.7.6.1 内容效度47
- 4.7.6.2 结构效度47-48
- 4.7.6.3 效标效度48-49
- 4.7.7 小结与讨论49-50
- 5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的特点50-56
- 5.1 研究目的50
- 5.2 研究对象50
- 5.3 研究工具50
- 5.4 统计工具50
- 5.5 结果与分析50-54
- 5.5.1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诸因子水平的比较50-51
- 5.5.2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的性别差异51-52
- 5.5.3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的年级差异52-54
- 5.6 分析与讨论54-56
- 5.6.1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诸因子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54-55
- 5.6.2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性别差异分析55
- 5.6.3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年级差异分析55-56
- 6 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的相关研究56-59
- 6.1 研究目的56
- 6.2 研究对象56
- 6.3 研究材料56
- 6.4 研究程序56-57
- 6.5 研究工具57
- 6.6 结果与分析57
- 6.7 讨论57-59
- 7 总讨论与总结论59-62
- 7.1 总讨论59-60
- 7.1.1 关于学业成就目标的测量工具59
- 7.1.2 关于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的特点59-60
- 7.1.3 关于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的关系60
- 7.1.4 研究的贡献及不足60
- 7.2 总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8
- 附录68-78
- 后记7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爽;范永强;;学生的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静;初中学困生与学优生学业情绪特点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学坚;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伟杰;高中生的教师期望知觉、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丁丁;初中生学业情绪、班级社会心理环境与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高娜;成就目标训练培养初二学业情绪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陆春燕;高职生学业情绪现状及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吴霜;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学业情绪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8 巨雅婵;中学生学业情绪、学业控制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宋秀丽;学业情绪对不同类型知识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威;初中生同伴关系对学业情绪、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特点及其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5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