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获得与利用社会支持以及学习倦怠的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首先对在杭高校20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结果总结出大学生压力源及学习倦怠状况,并以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大学生压力体验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以在杭六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16份,回收有效问卷307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严密的统计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1、大学生的压力源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和经济压力等。 2、大学生压力源、压力体验、学习倦怠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程度。 3、大学生压力源、压力体验、社会支持及学习倦怠间的关系: (1)、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体验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对压力体验构成极显著的回归效应,恋爱压力对压力体验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 (2)、大学生压力体验与学习倦怠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情绪体验和心理体验对学习倦怠构成极显著的回归效应,生理体验对学习倦怠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 (3)、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压力体验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主观支持对压力体验构成极显著的回归效应。 (4)、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客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对学习倦怠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主观支持对学习倦怠构成极显著的回归效应。 4、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压力源和压力体验之间的缓冲作用体现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经济压力与心理体验之间。 5、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压力体验和学习倦怠之间的缓冲作用体现在情绪体验、心理体验与情绪耗竭之间。
【关键词】:压力源 压力体验 社会支持 学习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引言8-9
- 2 文献综述9-26
- 2.1 有关压力的研究9-16
- 2.1.1 压力的定义和研究历程9-11
- 2.1.2 压力理论11-13
- 2.1.3 压力源的研究13-15
- 2.1.4 有关大学生压力的研究现状15-16
- 2.2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16-19
- 2.2.1 社会支持的概念16-18
- 2.2.2 社会支持的分类18-19
- 2.2.3 社会支持的来源19
- 2.2.4 社会支持与压力的关系研究19
- 2.3 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19-23
- 2.3.1 工作倦怠研究概述19-21
- 2.3.2 学习倦怠的定义21
- 2.3.3 学习倦怠的维度及测量21-22
- 2.3.4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22
- 2.3.5 有关社会支持与倦怠的关系研究22-23
- 2.4 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及问题的提出23-24
- 2.5 研究的意义24-26
- 2.5.1 理论意义24
- 2.5.2 实践意义24-26
- 3 研究构思与设计26-31
- 3.1 本研究的目的26
- 3.2 本研究的构思和假设26-28
- 3.3 研究的过程和方法28-31
- 3.3.1 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的开发28-29
- 3.3.2 研究样本29
- 3.3.3 研究的测量工具29-30
- 3.3.4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30-31
- 4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31-60
- 4.1 大学生压力源、压力体验及学习倦怠量表的因素分析31-34
- 4.1.1 大学生压力源量表的因素分析31-32
- 4.1.2 压力体验量表的因素分析32-33
- 4.1.3 学习倦怠量表的结构分析33-34
- 4.2 大学生压力源、压力体验水平分析及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状况分析34-48
- 4.2.1 大学生压力源分析34-35
- 4.2.2 不同个人背景的压力源分析35-38
- 4.2.3 大学生压力体验分析38-39
- 4.2.4 不同个人背景的压力体验分析39-41
- 4.2.5 大学生社会支持分析41-42
- 4.2.6 不同个人背景的社会支持分析42-45
- 4.2.7 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45-46
- 4.2.8 不同个人背景的学习倦怠分析46-48
- 4.3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压力源、压力体验及学习倦怠的关系分析48-60
- 4.3.1 压力源、压力体验及学习倦怠的关系分析48-50
- 4.3.2 社会支持与压力体验及学习倦怠的关系分析50-52
- 4.3.3 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体验间的缓冲作用52-56
- 4.3.4 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压力体验与学习倦怠间的缓冲作用56-60
- 5 总结与讨论60-68
- 5.1 研究的总结与讨论60-67
- 5.1.1 大学生压力源、压力体验、社会支持及学习倦怠状况的总结与讨论60-62
- 5.1.2 大学生压力源、压力体验、社会支持及学习倦怠间的关系分析与讨论62-64
- 5.1.3 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体验间的缓冲作用分析与讨论64
- 5.1.4 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压力体验与学习倦怠间的缓冲作用分析与讨论64-65
- 5.1.5 研究结论65-67
- 5.2 研究的不足67-68
- 6 参考文献68-75
- 7 附录75-81
- 附录1:访谈提纲75
- 附录2:调查初测问卷75-79
- 附录3:方差分析结果79-81
- 8 致谢8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文进;刘清梅;;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与展望[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付立菲;张阔;;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1期
3 张军良;廖金雄;邓丽芬;;大学生压力源的性别、年级差异的比较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85期
4 朱韶晖;鞠晓英;;青海藏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隋丽丽;杨秀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基于对山东某高校部分大学生的调查[J];文教资料;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徐明波;择业期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就业压力、专业承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奕威;应激中介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鞠颂;大学生学业倦怠、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潘培义;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崔继红;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8 何香仪;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学习倦怠、学习压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钱华;高校本科生择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5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