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性别角色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和整合,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进行理论探讨,心理健康的结构进行分析,改编了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并且利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和改编的心理健康量表对长春地区三所高校共58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研究方法来描述了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并进一步检验了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重点探讨了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仅为性别角色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资料,而且丰富了国内关于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理论。 研究结果表明: (1)在大学生当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未分化类型占大多数,其次是双性化类型,最后是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2)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双性化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是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
【关键词】:性别角色 心理健康 双性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1 前言6-16
- 1.1 性别角色内涵6-7
- 1.2 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7-10
- 1.3 心理健康内涵10-13
- 1.4 国外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状况13-14
- 1.5 问题提出14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6
- 2 研究方法16-22
- 2.1 研究对象16
- 2.2 研究工具16
- 2.3 研究程序16-22
- 3 结果22-24
- 3.1 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的结构22
- 3.2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状况22-23
- 3.3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心理健康状况23
- 3.4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心理健康水平23-24
- 4 讨论24-27
- 4.1 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结构24
- 4.2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24
- 4.3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量表的7 个因子的关系24-25
- 4.4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心理健康分数比较25-27
- 5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0
- 附录30-37
- 后记3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岳凌霄;;当代国外性别角色研究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6期
3 杨浩;;护士性别认同和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3年17期
4 付迎春;李娇丽;牛宏伟;;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5 蔡春凤;;护理本科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杜渐;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戴美林;青少年学生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佳;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态度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晓宁;性别角色期望:对中学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瑜姣;初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同伴交往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赖勇强;大学生阅读的性别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静;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冲动购买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燕;当前青少年性别角色错位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林林;青少年性别角色观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6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