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大学生愤怒情绪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07:5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愤怒情绪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愤怒是人在遇到挫折时的最常见反应,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负性情绪。现实中,愤怒反应的后果有一些是有害的,可以导致心身健康的下降、人际关系的破坏、甚至严重社会问题的发生等。而近年来国内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诸如自杀、校园暴力事件等时有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因大学生过度的愤怒反应和情绪处理不当而引起的。因此,明确大学生愤怒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对愤怒情绪管理的有效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1、探讨大学生的愤怒情绪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2、了解宽恕水平对其愤怒情绪的影响,为下一步的实验提供理论依据。3、检验积极认知再评价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大学生愤怒水平的有效性。 研究一:大学生愤怒情绪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研究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248例,使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XI-2)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分别测量大学生的愤怒情绪特征、心理健康状况。通过独立t检验,比较男、女大学生在愤怒各因子上的差异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愤怒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考查愤怒各因子对总体心理健康的贡献情况。 研究结果:①男生的内向怒和愤怒外控显著高于女生。②大学生的状态怒、特质怒、内向怒及愤怒控制都与其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相关性。③状态怒、特质怒、内向怒和愤怒控制对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的回归达到显著水平方程。 研究二:大学生的宽恕水平与愤怒情绪的相关研究 研究方法:所有被抽取到的大学生在填写STAXI-2和GJQ-28的同时,都填了人际侵犯动机问卷(TRIM-18),以反映大学生的宽恕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宽恕各动机与愤怒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高低宽恕组在愤怒情绪各因子上的差异情况。 研究结果:①回避、报复动机与状态怒、特质怒、内向怒、外向怒均成正相关,与愤怒控制负相关;善意动机及总体的宽恕水平与状态怒、特质怒、内向怒、外向怒均成负相关,与愤怒控制正相关。②低宽恕组的状态怒、特质怒、内向怒和外向怒均显著高于高宽恕组,在愤怒控制上显著低于高宽恕组。 研究三:宽恕干预降低愤怒情绪的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根据人际侵犯动机问卷得出所有被试的宽恕水平,从宽恕水平低于其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下的30名被试中随机抽取26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人。让被试回忆最近发生的愤怒事件以激活其愤怒情绪,通过生物反馈仪记录被试的心率、皮电以反映即刻愤怒的生理唤醒水平。要求实验组对愤怒事件进行积极认知再评价;对照组仅休息5分钟。干预之后要求被试再次回忆其愤怒事件,同时记录其生理指标。结束后所有被试立刻填写Speilberger的状态怒问卷。一个月后要求所有被试填写Speilberger的特质怒问卷和愤怒表达问卷。 研究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第一次回忆时记录的心率均显著高于身体放松时的;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率、皮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状态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一个月后,在特质怒、内向怒、外向怒、愤怒控制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在愤怒情绪的表达上,男生较女生更不爱表露自己的情绪,一般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将其指向于内。因而为防止愤怒表露在外而做出的认知努力更多一些,即对外向怒的控制水平上也高于女生。 2、大学生的愤怒情绪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密切。如,高频率、高强度的愤怒体验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压抑愤怒情绪的习惯也可引发一些心身症状,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良好的愤怒控制能力有利于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3、低宽恕水平的大学生易于愤怒,愤怒表达水平较高,或者将其表现于内或者表现于外,且对愤怒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即使用认知策略以处理或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差,容易做出冲动行为。 4、积极认知再评价的宽恕干预可以缓解低宽恕大学生即刻的愤怒体验水平。仅一次干预对相对稳定的愤怒特性:特质怒、内向怒、外向怒等无显著影响,而对愤怒控制的影响虽未到达显著水平,但有一定变化的趋势,还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愤怒 心理健康 宽恕 积极认知再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符号说明12-13
  • 前言13-22
  • 研究一 大学生愤怒情绪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2-27
  • 1 研究目的22
  • 2 研究方法22-24
  • 3 研究结果24
  • 4 讨论24-27
  • 研究二 大学生的宽恕水平与愤怒情绪的相关研究27-30
  • 1 研究目的27
  • 2 研究方法27-28
  • 3 研究结果28
  • 4 讨论28-30
  • 研究三 宽恕干预降低大学生债怒情绪的实验研究30-36
  • 1 研究目的30
  • 2 研究方法30-33
  • 3 研究结果33
  • 4 讨论33-36
  • 结论36-37
  • 附录一37-41
  • 附录二41-46
  • 参考文献46-51
  • 致谢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2-5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3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会法;王华;;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吴谅谅;;特殊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沙若莲;;老年心理健康[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在内地的澳门大学生大五人格、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陈飞霞;;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病变[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解岩沁;;要十分关注老年人情感心理健康[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岩;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长白山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彤;女人三十 应特别重视心理健康[N];长春日报;2005年

3 本报特约评论员;要重视和关心干部的心理健康[N];中国人事报;2005年

4 齐秀丽;现代家庭教育与孩子的心理健康[N];开封日报;2005年

5 李长毅 王野 本报记者 侯国政;办个“心理健康中心”解除人民警察“心病”[N];辽宁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周静;关注心理健康[N];凉山日报(汉);2005年

7 江阳;心理健康的钥匙——宽容[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苏力;心理健康需营养[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健康;科学家呼吁关注心理健康[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10 中组部研究室;要重视和关心干部心理健康[N];组织人事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江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蔡先锋;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4 张晓峰;武警官兵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齐原;信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7 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胡蓉;组织变革中工作应激、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孟淑青;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亮;合肥地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愤怒情绪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82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6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