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依恋发展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依恋发展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分为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两部分,分别以527名南京市某普通中学的独生子女中学生和5名南京市某重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城市青少年三种具体依恋的发展特点,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 青少年的三种具体依恋关系的依恋类型分布比例差异显著,但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2) 青少年的三种具体依恋关系在青少年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青少年的依恋质量高于男性青少年; 3) 青少年的三种具体依恋关系存在年级差异,初三学生在信任、沟通、疏离三个维度上得分都是最低的,并且差异显著。 4) 青少年的父亲依恋与母亲依恋之间呈现显著的强相关,,父母依恋与同伴依恋之间呈现显著的低相关。 5) 与父母均为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其同伴依恋质量最高,与父母均为不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其同伴依恋质量最低。
【关键词】:青少年 依恋 同伴依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8
- 1 研究综述8-22
- 1.1 国外依恋研究综述8-19
- 1.2 国内依恋研究概况19-22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22-23
- 2.1 研究目的22
- 2.2 研究假设22-23
- 3 研究方法23-24
- 3.1 研究对象23
- 3.2 研究工具23
- 3.3 施测过程23
- 3.4 数据处理23-24
- 4 研究结果24-41
- 4.1 依恋问卷的信效度24-26
- 4.2 青少年期依恋关系现状26
- 4.3 青少年期依恋关系的性别差异26-28
- 4.4 青少年期依恋关系随年龄(年级)的变化趋势28-30
- 4.5 三重依恋关系之间的比较30-31
- 4.6 父母依恋对同伴依恋的影响31-32
- 4.7 访谈结果分析32-41
- 5 分析与讨论41-47
- 5.1 青少年期依恋关系现状41
- 5.2 青少年期依恋关系的性别差异41
- 5.3 青少年期依恋关系随年龄(年级)的变化41-43
- 5.4 三重依恋关系之间的比较43-44
- 5.5 父母依恋对同伴依恋的影响44
- 5.6 研究启示44-46
- 5.7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46-47
- 6 研究结论47-48
- 其它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2
- 后记5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红香;李艳;;中学生依恋与自我决定学习动机的相关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2期
2 胡月;胡勇;;对留守儿童心理干预切入口的探究——依恋理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珍;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与亲子依恋、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燕舞;初中生心理一致感及其与依恋、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杨林佩;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高中生恋爱关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郑伟东;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吴庆兴;青少年焦虑的发展与家庭功能、依恋质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朱海东;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杨丽娜;蒙古族青少年依恋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曹羌琴;青少年依恋、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江霖;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对青年大学生心理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李艳;中学生依恋与自我决定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依恋发展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8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