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医科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6 07:14

  本文关键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医科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研究背景: 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首先提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它是一种概括化的自我效能信念,能在较为广泛的情境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目前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特殊领域。而且针对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干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考察它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并制定出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团体方案,不仅有助于丰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同时对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的: 通过了解医科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现状,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制定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团体方案提供依据;制定相应的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团体方案,研究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 方法: 1.基线调查:以山西医科大学2008级612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测查,分析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现状。 2.干预实施:从参加基线测查的612名新生中,招募愿意参加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的学生,经筛查有60名新生入选,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60名新生分为干预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干预组的学生实施6次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内容从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四因素入手。 3.效果评价:干预结束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复查和自编主观问卷、团体满意度问卷测查,通过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测量值,来判断干预效果。 结果: 1.基线调查结果: 1.1医科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男生2.55±0.53,女生2.44±0.53)显著低于全国普通大学生常模水平(男生2.69±0.57,女生2.55±0.53);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比非独生子女,非学生干部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在城乡、是否单亲、是否少数民族方面无显著差异。 1.2医科大学新生社交焦虑水平(TA 24.38±6.82,SIS 17.34±4.98,SIC 15.03±4.12,SAI 56.75±12.90)显著低于中国大学生常模水平(TA 25.03±6.94,SIS 19.77±4.72,SIC 16.62±4.45,SAI 58.32±11.89),其中男生TA水平高于女生,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非学生干部比来自城镇、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的社交焦虑水平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在是否单亲,是否少数民族方面无显著差异。 1.3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2.干预效果评价 2.1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2.2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TA、SIC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分量表得分、社交苦恼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医科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普通大学生常模水平。本次的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在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采用了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干预内容方面,采用了游戏为主,理论、讨论、课后反馈等为辅的方式,旨在提高干预实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到显著提高,而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则显著改善。
【关键词】:医科大学 新生 一般自我效能感 社交焦虑 团体辅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第一章 调查研究12-14
  • 1.1 研究目的12
  • 1.2 研究对象12
  • 1.3 研究内容12-14
  • 第二章 实验研究14-17
  • 2.1 研究目的14
  • 2.2 研究对象14
  • 2.3 研究方法与内容14-15
  • 2.4 干预效果评价15-16
  • 2.5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16-17
  • 第三章 研究结果17-27
  • 3.1 基线调查结果17-23
  • 3.2 干预前均衡性检验23-24
  • 3.3 干预结果24-27
  • 第四章 讨论27-35
  • 4.1 基线调查结果27-30
  • 4.2 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0-31
  • 4.3 干预效果评价31-33
  • 4.4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33-35
  • 第五章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9
  • 综述39-52
  • 附录52-56
  • 个人简介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立荣,郑维峰,丁万涛;聋哑学生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自尊、孤独的研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2 刘桂芬;王智;;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冯哲;郭涛波;静进;;某医科大学贫困生社交回避和苦恼心理特点[J];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4 汪明春;;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5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1期

6 侯永梅,郑江敏;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1期

7 吴福喜,邓河晃,蒋泽宇,彭红军,胡号应;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1期

8 彭纯子,燕良轼,马晓虹,谭谦宝;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2期

9 程利;何长仁;;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井坤娟,王彦,王艳茹,王琳,甘恒志,西征;三年制高职护生焦虑状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雯;团体咨询改进大、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郝玉芳;中医药大学生社交焦虑、应付方式及个人评价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医科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96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