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量表的CFA检验
本文关键词:安徽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量表的CFA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摘要】:通过文献整理,参考前人有关量表,研究者选取安徽省1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编制了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的指数包括χ2/df、SRMR、RMSEA、NNFI、IFI、CFI。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总体职业自我概念由职业表现自我概念、职业内在自我概念和职业能力自我概念构成。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量表的效度基本令人满意。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重要成分,对其结构的研究颇具争议,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种取向:一是以James等为代表的理论构建取向[1];二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理论、测量密不可分,两种研究取向实际上相辅相成,殊途同归。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我概念的研究受理论、测量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小军;;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2 李叶,田学红;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孙灯勇,郭永玉;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平;;自我概念研究述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曹华清;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原因透视及对策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3 孙灯勇,郭永玉;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李叶,田学红;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康丹,朱念琼;自我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护理学杂志;2005年08期
6 王振宏!745000,梁三才!745000;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7 詹茂光;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8 赖勇强;;自我概念中自我认知的最初发展[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郗浩丽;中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李蓉蓉;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灏;李乐平;;霍妮新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志凤;高中生自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韩立敏;班主任之师生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庞爱莲;自我理解的发展情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衍;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城乡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7 郭辉;中医药大学生职业期望与个人评价、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杨晓燕;Wallance自我概念量表在中学生中的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国栋;中等卫生学校高职生自我概念与学习动机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玉兰;2-8年级学生自我一致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雷开春,张敏,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职业准备心理状况及成因的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俞国良,翁亚君;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2期
4 刘凤娥,黄希庭;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年02期
5 王欣,苏晓巍,王岩,刘欣,宋耀先,任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5期
6 张野 ,张东宁;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编制与分析[J];学周刊;2011年28期
2 张振新;叶靖春;;大学生挫折感自评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3 赵必华;孙彦;;儿童希望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6期
4 蒋奖;董娇;王荣;;负性行为事件问卷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5 汤舒俊;郝佳;涂阳军;;马基雅弗利主义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修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6 夏春;涂薇;;中国居民生活安全感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7 朱旭;江光荣;;工作同盟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8 王新波;孟万金;;中国中小学生自信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9 李永鑫;庞云飞;;顾客攻击行为的结构维度与测量[J];心理研究;2011年04期
10 蔡笑岳;杜建彬;;大学生社会智力测量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占占;;长沙市公交车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孙慧明;沃建中;陈婉茹;;幼儿社会性量表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石晶;崔丽娟;;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心理契约的内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高日光;凌文辁;孙健敏;;中国员工组织公平感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幼穗;吉楠;;主观幸福感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朱艳新;杨丽珠;张日f;;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结构及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孙健敏;高日光;周备;;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王淑娟;;我国小学生写作元认知的特点和测验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黄丹媚;张敏强;;广东省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编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顾晓;;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前瞻性人格量表编制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韦雪艳;基于交互作用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杨烨;自我价值感二维模型的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钟华;弱势群体成员的认同管理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伟;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卿海龙;中国银行营销人员胜任力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曾军;广东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弹性结构维度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时志宏;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心理控制源量表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贤华;某银行员工职业生涯高原的影响因素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何红梅;东莞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结构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刘玲玲;大学生嫉妒量表编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于俊杰;苏州地区警察心理压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黄丹媚;广东省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潘绮敏;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63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6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