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价值与可能

发布时间:2017-10-21 10:41

  本文关键词: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价值与可能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成为研究者 骨干教师 中小学教育科研 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实践 教与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情境 新课程改革 教育科学研究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或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目前已经作为一个有号召力的口号广为传播,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中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运动,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1]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作为教与学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
【关键词】教师成为研究者 骨干教师 中小学教育科研 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实践 教与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情境 新课程改革 教育科学研究
【基金】:2007年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项目编号:CJF07004)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或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目前已经作为一个有号召力的口号广为传播,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中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运动,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1]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作为教与学的研究者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李润洲,张良才;论"教师即研究者"[J];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茜,李卫祥,毕如田;试谈课程论文的评价[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5期

2 岳欣云;;教学研讨文化与教师个性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史清洪;王军;;提高专业学位课教学质量 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S1期

4 王磊;蒋晓莲;;行动研究及其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10期

5 黎琼锋;从课堂观摩到教学反思——关于教师继续教育评价的构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陈翠荣;对培养专家型教师的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徐恩秀;;论教师走向研究者的障碍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黎琼锋;浅论教师合作精神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1年10期

9 赵新平;学者型教师——21世纪教师的新形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10 韩吉珍;研究性学习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文萍;关于高中化学教师素质的调查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闵钟;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江;重庆市城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活动中价值取向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鲜霞;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苏毅严;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红利;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标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二伟;论反思性教师及其能力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敏;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对反思发展教师专业功能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研究教学规律 开展教研活动[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2 孙启迎,赵钰;统筹民办经费好处多——黟县渔亭公社调查[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3 赵文广 ,倪军伟;五河县选拔一批骨干教师担任领导[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4 单少华;宿县举办小学体育教师训练班[J];安徽教育;1980年08期

5 张燕;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讲习研究班开学[J];企业管理;1980年03期

6 ;本会理事会、编委会举行联席会议[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3期

7 章显庄;试用外文教材的几点看法[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8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暂行条例(试行草案)[J];江苏教育;1980年03期

9 赵振海;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10 王德滋;张雨淼;李德地;;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南京大学数学系师资培养问题的调查[J];人民教育;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生太;韩海林;;小学创办农技校 科教富民奔小康[A];97年中陶会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山西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胡宝清;;区间距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徐淑芬;;磐石市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总结报告[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韩绍印;;面向21世纪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5 杨兴文;;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的一点看法[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6 王元培;;加强骨干教师培训 造就一支跨世纪的骨干教师队伍[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7 王惠慈;;骨干培训 重在提高[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8 石成铎;;把握培训重点 加速骨干教师培养——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初探[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9 刘平;于正国;夏娟民;;在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几点尝试[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10 赵承礼;戴澎涤;;抓点带面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浅谈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宪章;合肥幼师为幼教事业育人才[N];安徽日报;2000年

2 郝卫江;教育部加大投入培养中青年教师[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晓朱;在中学推广艾滋病预防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华蓉 时晓玲;我真的成了“自由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通讯员 郑贵卿 张林;为农村和薄弱学校送去“真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山东省潍坊教育学院院长 王敬良;扎实搞好骨干教师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伦娥;他的“教育词典”里没有“差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吴仲;师德高 业务精 育人优 质量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张国际;“从知识到能力——新世纪教育读物出版专家研讨会”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王学兰(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科研型教师的素质与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祥钟;液力变矩器内部三维流动数值模拟与特性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尚涛;液压挖掘机作业及行走系统节能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梦畅;关于马属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郭志东;专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方法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健成;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程传平;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效果评价及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建团;挑战·反思·对策·展望[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万超林;Z市初中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罗德红;研究性学习课程及其实施障碍与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弋文武;甘肃省中小学省级英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云翔;幼儿园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72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72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