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

发布时间:2017-10-27 02:21

  本文关键词: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信息传播过程 把关人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思想信息 传播渠道 传播活动 主要表现 传播行为


【摘要】:传播学认为,"把关人"是传播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传播过程,因而,"把关人"现象必然客观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角色特征、传播行为以及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决定了其"把关人"的身份和地位。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
【关键词】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信息传播过程 把关人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思想信息 传播渠道 传播活动 主要表现 传播行为
【基金】:2007年天津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污染防治对策研究)。项目号:20070314。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任何一个传播过程中都存在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实质上看,也是一种传播过程,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梁;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及其模式[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选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钟万林,唐世刚;浅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3 葛南;浅议主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4 岳金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干扰信息与冗余信息[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黄志斌;;冷热媒介传统划分标准误区及概念新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周焱;论摄影的传播特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钟克勋,袁瑜;从传媒分众化看新闻接近性的嬗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曹瑛;;浅议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朱曼;廉永杰;;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载体[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陈丽霞;论报纸的平民化趋向[J];当代传播;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贺根生;;发挥科普在提高农民素质中的作用[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贺根生;;科技传播在技术转移中的功能与作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恩维;论汉魏六朝之拟作[D];苏州大学;2005年

6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程水龙;《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霍毅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晶;试论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构成要素[D];暨南大学;2000年

2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梅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梦启;英语新闻文本的批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崔永学;道德的社会环境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孙昂;关联理论与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9 李长惠;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开发中的作用和运行机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兴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传播[D];四川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贺光鑫;向教师“脱帽致敬”[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3 孙世洁;试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四要素”[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4 严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J];人民教育;1980年07期

5 左其沛;;试论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兼评教育工作中的简单化成人化倾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0期

6 王洪全;;要了解青少年心理 正确教育后进生[J];天津教育;1980年06期

7 伊德;;“教育必以正”[J];湖南教育;1980年11期

8 孙喜亭;关于教育规律客观性质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9 巴颜达赖;教育本质试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3期

10 李健强;教坛漫步[J];安徽教育;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殿吉;;试论对罪犯的个别教育[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2 周丽梅;;新时期提高班主任素质的几点尝试[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解小荣;;浅议信任教育[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 贺西庆;;千锤百炼始成钢——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思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5 郭笙;;重视师范教育 改革师范教育——简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6 陈志昂;;以陶为师引深师德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胡美华;荆在京;;谈陶行知发展儿童创造力的教育思想[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8 郭介成;;陶行知的教师观[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9 陈天宇;;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及对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10 林世才;;论教育者的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秀敏;德育中的心理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王辉;法律视野中的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李宝国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群工作部;前导教育:大学生教育方法的新探索[N];光明日报;2000年

4 佟树江;减少教育中的负效应[N];解放军报;2000年

5 赵长天;语文忽略了重要的东西[N];解放日报;2000年

6 北京总队十六支队政治处主任 郭子敬;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要注意防止的问题[N];人民武警报;2000年

7 孙关宏 胡雨春;市场观念与思政工作思维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0年

8 记者马洪义;谈性色变 忽视教育者必尝恶果 正确引导 北京启动性教育工程[N];中国信息报;2000年

9 贾东桥;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宗泉考;自考:一种现代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朝辉;浅层文化中断与深层文化中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春玲;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尚爱林;关于思想政治课的主体性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波;中学生创造性培养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余文武;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蒋婷;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下学习方式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姜长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袁信;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潘杰;班级组织隐性德育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01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01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d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