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学龄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学龄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通过对广东省农民工子女相对较为集中的深圳、广州、佛山和珠海四个城市的抽样调查,分别从受教育权利、受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质量三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当前农民工学龄子女的义务教育现状。研究发现目前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处于一种被排斥的边缘状态:经济排斥、制度排斥、观念排斥和教育排斥。针对现存的教育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现状 对策研究
【基金】:张兴杰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广东省农民工学龄子女教育问题现状调查和对策探讨”(BHA0500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民工潮”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规模逐渐扩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已超过1.2个亿。而随父母进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薇;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汪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翟立群;;兰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琚晋华,吉志强;对当前城市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御;罗晴;;农民工问题的哲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2 孙朝阳;;返乡农民工创业路径研究——基于对豫北范寨村和后孙家村的实证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徐海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文化视角[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田静;王洪武;;重庆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南岸区和奉节县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周晶;;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分析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不平等现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2期
6 袁雯妮;;返乡创业劳动力 人才开发的宝库[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7 朱启臻;李洁;;农村劳动力流失与新农村建设[J];调研世界;2007年10期
8 周斌;揭新华;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和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与社区建设——兼论巴黎骚乱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刘亚洲;;“寄宿制”在乡村“撤点并校”推行过程中的困境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10 夏美婷;赵夏焱;杨燮蛟;;失业农民工回流潮对农村治安的影响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春华;;西安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质性研究[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李文安;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张新生;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宴群;文化权利的确立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显宏;农民工劳动力产权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刘欣;由教育政策走向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红梅;理解教育视野下“弱势学生”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真;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密建芳;外地生与本地生学习差异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姜丽娟;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学习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晓敏;农民工流动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张华江;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8 符自和;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罗孝友;下岗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宝庆;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黄河,周采;美国公立中学问题的公共经济学阐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郭彩琴;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J];学海;2001年05期
4 王唯;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0期
5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J];中国民族教育;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茜;李晓峰;陈平;;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难——来自株洲市天元区栗雨小学的报道[J];湖南教育(下);2011年06期
2 曾小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3 周延风;;珠三角经验对豫农民工市民化启示[J];理财;2011年08期
4 焦婧宇;;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5 袁连生;;公共教育财政的阳光何时普照农民工子女[J];传承;2011年16期
6 张本波;;“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等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29期
7 汤林春;;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J];上海教育;2011年14期
8 ;为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解读新课程[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9 ;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应“流转”起来[J];中国人大;2011年13期
10 黄显钧;;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邹农俭;;制度建设:应对农民工问题——昆山市接纳农民工的调查与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少诚 通讯员 闫鑫 李渝沙;立法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海平;一个不能少[N];安阳日报;2005年
3 戚海燕;5000万元资助农民工子女上学[N];北京日报;2004年
4 戚海燕;4000农民工子女每人得300元[N];北京日报;2004年
5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刘婉;沙区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优惠[N];重庆日报;2005年
6 本栏目稿件由李宏斌 提供;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N];大同日报;2005年
7 肖玉保 吴铎思;农民工子女暑期安全亟待关注[N];工人日报;2004年
8 记者 贺波 实习生 刘源 许琴;我区10万农民工子女获免借读费[N];广西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俞莹;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N];贵阳日报;2005年
10 龚德明;让农民工子女快乐上学[N];江西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石焱;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保险事业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齐成喜;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赵炎;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郭辉;区域经济理论与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赵强华;外国直接投资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香;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红;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的学习现状调查及学校管理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宾雪锋;重庆市公路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王雅丽;制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5 解放;吉林省人才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笑培;西部小城镇发展道路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红英;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静泉;大连港装卸机械配置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9 张向君;中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睿;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05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0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