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危机与乡村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31 11:02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危机与乡村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教育 文化危机 乡村社会 知识分子 民国时期 乡村建设 乡土社会 陶行知 新式教育 二三十年代


【摘要】:科举制的废除,直接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西方新的教育制度,在广大的乡村社会却是迷样的模糊,整个乡村在文化层次上陷入了社会嬗变的深渊中。广大知识分子试图通过教育的改变来化解乡村文化危机,并身体力行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深入剖析乡村文化危机与乡村教育的关系,能进一步凸显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演进的历史轨迹。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乡村教育 文化危机 乡村社会 知识分子 民国时期 乡村建设 乡土社会 陶行知 新式教育 二三十年代
【分类号】:K258;G529
【正文快照】: 民国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呈现出全面颓废的态势,乡村经济破产,基层社会整合失序,乡村文化调节功能弱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简直可以说死了一半或一多半”[1],整个乡村陷入了全面的社会生态危机,其波及面之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年02期

2 张鸣;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珍德;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章铁牛;族谱与方志[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3 万建中;民国的风俗变革与变革风俗[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4 马山堂;;试述民国初期现代化压力下的乡村教育危机[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郑剑顺;关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0年06期

6 吴擎华;;民国初期知识分子与农村的疏离[J];文史杂志;2009年01期

7 童小溪;;精英与群众的辩证法:毛泽东的政治社会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杨齐福;;科举制度废除后私塾与塾师命运散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梁敏玲;;近代城乡关系的大致走向——以时人所论所行为中心的梳理[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彦文;不是之是——李锐小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万振凡;革命、改良与“弹性结构”[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蒋国宏;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研究(1898-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擎华;陶行知与民国社会改造[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滨;高校女性领导人才选拔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鹿金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乡村建设运动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3 龙健;对党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历史考察[D];浙江大学;2008年

4 邵艳;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冯剑;实验话语: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运动的论争[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童立艳;新生活运动和乡村建设运动对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彭星霖;高等学校与社会变迁[D];西南大学;2008年

8 徐建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社会教育考察[D];河南大学;2008年

9 袁绍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与农村城镇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郭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毛泽东农村革命思想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富勇;论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轫兴盛及其意义[J];浙江学刊;1998年02期

2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年12期

3 谯黎明 ,蒋蓉蓉;乡村教育的文化困境[J];四川教育;2002年10期

4 储朝晖;谁为中国乡村教育做主[J];中国教师;2003年05期

5 王淑芳;乡村教育实验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马卢雅文 ,拉洛 ,陈善伟;我的儿子马友友(十九) 文化危机[J];儿童音乐;2004年11期

7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天涯;2007年03期

8 薛飞;;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J];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03期

9 杨瑞清;在乡村教育实践“行知精神”[J];商务周刊;2004年22期

10 李红虹;;走在乡村教育的小路上[J];江西教育;2006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焕娥;;办好乡村教育 带动全村致富[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2 吕云飞;张光辉;苗磊;;“乡村教育”运动思潮原因浅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3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邓旭峰;;试论乡村知识精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惠卿;;学陶师陶 改革乡村教育[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王晓明;周慧梅;;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乡村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7 丰箫;;浙江省海宁县的小学教员(1945—1949年)[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8 ;前元庄乡村教育考察报告[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9 党国英;;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兼论中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军;莫志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发全;乡村教育,否定之中的超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卓木鸟;乡村教育,,牵动民工的心[N];四川科技报;2003年

4 彭兴庭;敬哉,乡村教师!痛哉,乡村教育![N];重庆日报;2005年

5 风痕;爱普生爱心课堂点亮乡村教育希望之光[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孙晓林;爱普生点亮乡村教育希望之光[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毕延河;文化赤字下的文化危机[N];联合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张莹莹 段永华;学校撤并后的求学困境[N];云南政协报;2009年

9 织金县自强乡中心小学 王华龙;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N];毕节日报;2009年

10 主笔 李勇锋 易建湘 课题组成员 刘立君 高颖 张志雄 张军 高艳春;国际金融危机深处的文化危机(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燕;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郝锦花;新旧之间[D];山西大学;2004年

3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5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罗衍军;革命与秩序[D];浙江大学;2006年

7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铮强;宋代科举与乡村社会[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合群;浙江“二五减租”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立新;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静;乡村教育中的文化使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袁方成;财政短缺下的乡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丁荣泉;20世纪文人画的困境与当代危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艳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常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乡村教育的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R

本文编号:1122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22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