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1 02:09

  本文关键词:“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经历” 大学生 人格特质


【摘要】:本研究整群随机抽取了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有"留守经历"大一年级学生432人,并以461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和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的影响。调查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比对照组大学生更孤独、内向、情感更冷漠;有"留守经历"男生比女生更为内向和孤僻;老一辈监护方式对学生影响最大,单亲监护方式容易使学生出现问题,母亲一方外出打工比父亲一方外出打工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更大;父母与孩子团聚频次越少,对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越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初中阶段开始留守生活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最深远。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中心;
【关键词】“留守经历” 大学生 人格特质
【基金】:赣州市社联课题项目(08143)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八九十年代农民进城务工潮兴起后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从2002年开始,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人口学、社会学各个领域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研究。综观文献,研究焦点较多集中在尚在原乡的未成年“留守儿童”上,但“留守儿童”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刘明兰;陈旭;;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期

4 赵洁;林艳艳;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10期

5 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6 张建育;贺小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晰隆;陈娟;;农村劳动力低市场化流动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2 丁厚春;姜丽;;“打工经济”效应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3 陈婷;;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建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孙仲文;;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探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陈荣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才智;2010年03期

8 邓庆玲;;赣州市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研究[J];才智;2010年31期

9 李兵;吴红梅;周斌;;统筹城乡教育视域下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7期

10 江丽瑜;黄海瑛;张健;;中外小说中的人格对比分析——以苔丝和尤三姐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陈日升;;福建亭江的“小美国人”:一个跨国寄养的新移民子女群体[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邓晰隆;;农村劳动力低市场化流动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默;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方配素;运动员人格构念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培芳;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内隐态度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7 赖月月;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8 孙仲文;城镇留守儿童监护现状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9 张珩;辽宁省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不同运动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性格特点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10 王莉;我国农村留守家庭的亲子伦理及其调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谭绍怀,王孝怀;挣了票子 莫误孩子——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4年10期

6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7 李斌;陈浩冲;;农村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8 廖鸿冰;;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4期

9 岳慧兰;傅小悌;张斌;郭月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年10期

10 一张;“留守儿童”[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124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24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