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教育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危机教育研究述评
【摘要】:汶川大地震引发了知识界对教育的反思,教育在灾难性危机中缺席,危机教育实践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事实上,围绕危机教育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分歧。对此,借此次大地震总结反思的契机,从危机教育的含义与内容、目的与作用、现状与原因、国际经验与借鉴、基本途径和具体措施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就研究达成的基本共识、存在的分歧进行总结,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危机教育的研究趋势予以展望。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 危机教育 研究现状 述评
【基金】:共青团中央2008-2009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课题(2008GH029) 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课题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人们已完全生活在随时可能面临巨大风险和灾难的不确定性之中[1](P61),未来风险社会危机四伏。自2001年“9.11事件”之后,一系列危机频频爆发,恰好印证了该理论。2008年5月12日爆发的汶川大地震尤具代表性。汶川大地震留下了悲壮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季;张英;;中学地理与灾害教育浅议[J];地理教育;2008年02期
2 陈桂蓉;;传统危机意识的现代价值及其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刘娟;陈永亨;魏冰;;危机意识教育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润枝;大学生危机教育刍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刘克梅;;公民灾难教育缺位是政府的缺位[J];决策;2005年12期
6 邱吉;;从重大突发事件看青少年思想品德升华的契机[J];教学与研究;2008年09期
7 谌丽;陈思;冯科;;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7年02期
8 韩淑云;金磊;;城市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模式研究——以“北京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社会调查”分析为例[J];科普研究;2007年06期
9 乌尔里希·贝克,王武龙;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5期
10 朱凤岚;;日本的地震危机管理及灾后重建[J];求是;2008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兴民;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郑蓓;大班幼儿灾难认知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刘旭东;吴原;;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李文倩;;德育与创新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5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牛海彬;白媛媛;;教师话语的理想架构及现实依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胡象明;陈晓正;;汶川地震灾区企业员工危机意识的调研与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胡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10 张桂春;中德小学数学及语文教学大纲差异的缘由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谭秀华;;我国学校灾害教育实施策略浅议[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周云;邓雪松;张超;;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海霞;;基于问题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6 李峻;;论大学和谐文化建设[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威;;公民意识教育的国际化背景及国际法治论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赵雪丽;;环境风险网状治理结构构建——以日本大地震为例的评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兆t,
本文编号:1125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2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