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02 23:31

  本文关键词:论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非智力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创新


【摘要】:开展非智力因素问题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具体说来:一是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二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四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五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六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创新
【基金】:2008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和谐文化及其建设”(08KS01)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MKS0920)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人际关系”三者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内容。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问题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研究范域,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孙莉;;任务驱动式方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计算机教育;2006年03期

2 陈卫东;刍议新形势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高岭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康小华;学生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探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叶正平;;探求高校辅导员工作新突破[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肖辉;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荣敦国,刘一民;析PIN结合运动训练理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秦梅;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李京诚,孙伟;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明;周志飞;;《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心理归因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姚德利;当代中国财产权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显利;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衍玲;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丽英;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范俐;中学生物教学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慧;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测量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苏东;中学生化学学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7 姜鹏;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兴趣水平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吕康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夏明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能动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长惠;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开发中的作用和运行机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昭;我院智力研究组与四校协作探索学生智力发展规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靳希斌;;应当重视学生的课余生活[J];湖南教育;1982年07期

3 郑日金;;略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4 赵中天;人格因素与智力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5 ;教育文摘[J];安徽教育;1983年04期

6 姚达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开创高等教育工作的新局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朱永新;“知”、“情”、“意”不可偏废[J];江西教育;1983年03期

8 狄枚;教学改革与“学为主体”[J];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9 张令魁;李庆元;;天津一中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J];人民教育;1983年09期

10 ;教育文摘[J];小学教学研究;198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燕;;病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长召其;张志毅;;语文性辞书的语义学原则[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3 宋晓玲;;非智力心理因素与教学的关系[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4 骆向东;;态度目标在目标教学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陈燕君;;简析非智力因素对盲人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6 甘胜合;郭纯光;;非智力因素在概念教学中的培养[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7 龙立荣;彭平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测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阎巩固;;《管理人员行为风格测验》的编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王建军;李逸龙;;心理素质及其在大学生成长和成才中的作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岳晓东;桑志芹;朱源;贺淑曼;;大学生心理素质之内隐概念:一个跨院校的比较调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微;教育的出发点:心理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徐锡安;学生工作: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 史玉成;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山东省蓬莱市北沟第二中学 周传弟;重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宝敏;成功少不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陈秀琴;动机·情绪·态度[N];贵州日报;2000年

7 赵伟士;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8 杨家安(东北师大美术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0年

9 赵月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娘毛加;民族地区幼儿识字教学谈[N];青海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迎春;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镭;浅析中师生物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余文生;漳浦县学业中等生自我监控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昌勇;论数学问题解决教育观的价值取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蔡明生;我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叶永菁;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苏东;中学生化学学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丙元;影响高中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艳丽;初中物理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於刚情;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何志;非重点高中部分学生化学成绩偏低的成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33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33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