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关于当代课程定性定位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兼评“课程即对话和转变的过程”的说法

发布时间:2017-11-04 06:26

  本文关键词:关于当代课程定性定位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兼评“课程即对话和转变的过程”的说法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课程 对话和转变 课程的定性 课程的定位 教学过程


【摘要】:"课程即对话和转变的过程"的思想渊源是实用主义的经验论,这种说法是对当代课程所作的错误定性和错误定位。美国中小学选定的是以预设为基础动态生成的课程,这种课程既不同于传统教育工作者强加给学生的那种固定的"包裹",也不是多尔所说的"跑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重视精神文化的学习为前提,引导学生主动连接经验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是当代课程的根本属性。同时,还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虽有密切联系,但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定位。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近年来,西方有些课程学者对当代课程的定性定位问题发表了一种“新”看法,认为课程是学生“跑”的过程,即对话和转变的过程。此观点得到我国一些论者的支持,认为这是一种新课程观。笔者认为,当代课程具有运动属性和运行过程,但不能把它说成对话和转变的过程。“课程即对话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构的方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4期

2 曲中林;激活校本培训的教育实践性课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3 朱桂琴;;论课程意识观照下的教学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10期

4 李政云,欧阳河;从教育类型划分谈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4期

5 包晓峰,韩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2期

6 肖化移,胡小桃;个人就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作为[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0期

7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3 魏良婷;;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解与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芬;师生网络沟通现状及其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谭静;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晓军;校本课程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代丽;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合理性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磊;论高等物理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杰,乔晓冬;课程论的历史发展所揭示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02期

2 林诗娟;介绍一门新兴学科——体育方法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3 朱作仁;整体研究必须与专题研究结合[J];安徽教育;1990年05期

4 杨爱程;当代课程设计中的几个新趋势[J];教育科学;1992年03期

5 施良方;课程定义辨析[J];教育评论;1994年03期

6 皮军功;南京师大教育系组织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讨会[J];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7 赵诚;研究课程理论 促进课程建设[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黄崴;论当代课程结构的整合化[J];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06期

9 梁展新;中学生物学教师应如何开展环境教育[J];生物学教学;1997年08期

10 黄甫全;面向21世纪的课程现代化:背景、路向和行动[J];科技导报;199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森林;杜全振;;按学生体育兴趣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3 邓菲;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刘亚东;功在千秋:塑造一代创新人[N];科技日报;2001年

2 杨明全;《理解课程》:超出常规说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马开剑;上海与香港:一种课程新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杨明全;两年掌握2500个字有必要吗?[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陈晓波;课程愿景:我们的美好期待[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李长伟(研究方向:教育哲学) 王丽琴(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王彦力(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向理性的深处漫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攀峰;试论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高伟红;当代课程的和谐美新探:生命美学的观点[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维妍;主体性音乐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冯静;中学语文活动课设计与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恩德;初中物理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学生评价部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于桂霞;我国近代普通中小学教材教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38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38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