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国际报告中的国别比较与数据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13 01:00

  本文关键词: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国际报告中的国别比较与数据分析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公平 社会和谐 实证分析 社会资本 资本理论 和谐关系 国别比较 分析模式 教育不公平 收入分配


【摘要】:教育对社会和谐的作用随着其含义变迁而变化,社会资本理论试图对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做出注解,但由于其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传统而无法在宏观层面把握二者的关系,于是新的比较分析模式运用国别比较研究,充分考虑关系所处的背景条件,借助定量方法,得出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认为教育通过结果分配与学习者社会化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社会和谐,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佐证。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课题“基于教育公平的美国公共政策研究”(20080430416)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社会资本指能够促进集体行动与社会成员凝聚力的社会网络、信任关系以及互惠机制等。一般而言,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也就越和谐。教育是社会资本的强力“发生器”,受过良好教育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社会交往、互相信任与合作精神。虽然教育不是产生社会资本的唯一机制,但即使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达贡,陈和雪;新世界秩序纲要[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2 侯铁军;和谐美——先秦与古希腊美学的同一性[J];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3 沈福煦;《试论建筑风格的语言特征》[J];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4 周维嘉;中美若干法律思想与实践之比较[J];社会科学;1987年07期

5 李秋洪;创新与改革人才的自我评价[J];学术论坛;1987年03期

6 王其俊;论先秦儒家社会和谐统一观[J];东岳论丛;1987年06期

7 刘应杰;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J];社会学研究;1988年02期

8 夏阳;;农村教育经济学散论[J];江西教育科研;1988年05期

9 何公达;;和谐论——关于美的问题的一次对话[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0 王其俊;;孟子和谐观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榛树;;论江泽民的和谐观[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刘进田;;阶层和谐与社会正义[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3 王东生;;叶圣陶教育民主化思想的研究与实践[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东生;;叶圣陶民主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改革[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廖文杰;;“和商”理念导向的城市发展策略[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钟明宝;张春燕;王新;张厚福;;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分配公平问题透视[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陈涛;;生态城建设之生态观[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8 杨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资格审查的困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9 王烽;;我国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及其原因[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周晓红;;我国高等教育学费问题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策划 杨勇 执行 胡博理 霍晓丽 王瑛 摄影 金昌植;提高收费合情合理 教育公平不容忽视[N];河北日报;2000年

2 丁言;教育资源既要开源也要节流[N];科技日报;2000年

3 记者 许宏治;朱昒基会见瓦希德[N];人民日报;2000年

4 周正刚;文化矛盾对社会稳定的影响[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记者 杨春南 徐江善 郭嘉玮;特区精神[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胡劲松;从教育公平看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特约评论员;要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计划的制定[N];中国老年报;2001年

8 ;有关世界旅游组织[N];中国旅游报;2001年

9 本报评论员 盛明富;公德:维系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N];工人日报;2001年

10 韦贞明;抓好“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以改革精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N];广西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晓海;制度公正的日常生活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姝;社会保障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8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李亚;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杨文明;我国养老金制度设计及养老基金安全运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谭春芳;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教育公平[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涛;黔江区初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仓明;法律价值的动态过程及目标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红;中国传统诗教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欧阳宇;走向公平: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78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78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