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与道德规范——对康德与涂尔干道德理论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道德教育与道德规范——对康德与涂尔干道德理论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教育 道德规范 美德伦理学 权利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人的尺度
【摘要】:将道德规范看成一种外在于个体生活本身的绝对命令,虽然有其哲学与社会学背景,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理论上,这种道德理论否定了道德规范的社会建构性质,割裂了道德与生活、幸福、权利等价值的关系,否定了道德实践中人与情境的价值,将道德实践过程理解成了一种依法则行事的理性或强制过程。在实践中,它导致我们片面强化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忽视儿童自身的需要、权利和意愿,以不道德的方式强加道德说教与道德惩戒,甚至使道德成为某些人控制其他人的精神枷锁,引发激烈的道德冲突和社会震荡。事实上,道德规范始终是情境依赖而不是情境独立的,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始终不能没有善念,而且始终不能放弃在道德规范面前的自主性。由此可见,为道德而道德是错误的,人或许不是万物的尺度,但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是道德规范和道德教育的尺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道德规范:一种绝对命令?在一个敬神或宗教主导的社会中,或者在一个具有超稳定结构的世俗社会中,道德规范的永恒性几乎总是被看成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涂尔干(Durkheim,E.,1858-1917)所分析的机械团结的社会就是如此。在那里,“关系一断即为犯罪”,而且总是会遭到每个社会成员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张能为;康德哲学的理论构想与现代回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容华;刘国华;;有限理性的澄明及其对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影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肖新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仲莹;;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5期
2 童亮;;论“德育反腐”[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9期
3 高旭平;涂尔干道德社会学思想简略评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4 曾长虹;体育事业中道德规范的渗透[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05期
5 徐湘荷;;道德教育中的悖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02期
6 张容;;从传统感悟式道德思维方式反思现今道德教育[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年02期
7 刘淼炜;;试论道德教育的二重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8 许海燕;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及教育引导趋向[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9 宋金如;;法律教育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3年08期
10 杨本熙;;道德教育歌[J];红领巾(低年级);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李文演;;从克己复礼观看孟荀道德教育论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黄云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五大误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玉桂;;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多采用榜样示范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5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徐卫红;;绝弃“仁义”之后——老、庄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廖永德;;“三结合”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刘翠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影响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淑萍;;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探析[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徐晓清;;道德教育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再度引起重视的问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岩;道德教育与规范的实现[N];学习时报;2006年
2 徐京利;加强道德教育 促进新农村建设[N];联合日报;2006年
3 袁林、乔建良;社区成为桃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主阵地[N];衡水日报;2010年
4 何向东;13名少女被摧残 引发道德教育困惑[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于正江邋张晓义;要坚持不懈开展道德教育[N];承德日报;2007年
6 何树彬;在对话与沟通中成长[N];文汇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有佳;“五德教育”聚人心[N];人民日报;2006年
8 张瑞;让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N];人民日报;2010年
9 刘宇男;盐亭瓜农受损事件水落石出[N];四川日报;2005年
10 王立斌;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作用[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D];中南大学;2010年
5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7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波;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状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4 何维;论道德社会化[D];中南大学;2007年
5 曹显光;试论和谐性及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松峰;论价值商谈型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7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蒋恩世;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琳;美国新品格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兰小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0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9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