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古希腊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教育哲学思想 现代价值 古希腊 每个人 辩证法 回忆说 助产术
【摘要】: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哲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苏格拉底的灵魂雕刻业和助产术、柏拉图的回忆说和辩证法、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概念和潜能实现论所蕴含的教育哲学思想,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了评析,认为古希腊教育哲学为近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我们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从事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古希腊教育哲学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宝库,为近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我们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从事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哲学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古希腊教育哲学思想实质及其现代价值。一、苏格拉底的灵魂雕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思义;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几个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2 徐大同 ,朱一涛;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董英哲;关于《老子》的本体“道”[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凯纳斯·R.西斯金,熙龄;论当代英美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5 R.T.德·乔治 ,裘辉;创造性与权威[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6 周纪兰;过理性生活,做有德性的人——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评述[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7 萧凡;柏拉图是“第一个共产主义理论家”吗?[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孙碧华 ,周清霖;试论柏拉图的《理想国》[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9 岳介先;;哲学的神化与神化的哲学——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特征看其在中世纪是如何被神化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黄森;;介绍金岳霖撰《中国哲学》[J];读书;198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钊;王俊峰;;论审判规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方川;;关于灵感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我见[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秦彦士;;人的二重性与艺术悖论——古代艺术政治论到现代功利论的文化误区[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张家龙;;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述评[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7 张尚水;;模糊逻辑[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8 任晓明;;略论归纳逻辑的恰当性[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9 林鸿伟;;论诡辩[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10 张金兴;;法律逻辑的反思[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亚特兰蒂斯的传说[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国拯;中年婚恋de迷惘与诱惑[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张再林 作者单位:西安市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现代解释学对教育理论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赵宇;中国纯理论研究走向世界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董贻正;俄罗斯的艺术博物馆[N];中国冶金报;2000年
6 夏伟匀;花心男人想什么?[N];中国质量报;2000年
7 陇夫;美好的人治与无奈的法治[N];法制日报;2000年
8 张千帆;法律是一种理性对话[N];法制日报;2000年
9 ;重返“哲学”[N];光明日报;2000年
10 ;中外学者共同探讨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奇;知识观的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李平;神yG时代的诗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姚振强;柏拉图—斯宾诺莎哲学中的理性与生存[D];浙江大学;2004年
7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8 何林军;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黄铭;怀特海的创造性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西方思想的两次转渡[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夏秀;荣格原型理论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汇;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界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苏擘;柏拉图Vs.荷马——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文学的第一次激烈对抗与融合[D];河北大学;2001年
6 李冬冰;走在理性批判的迷宫里[D];安徽大学;2001年
7 李煌明;理念与天理——柏拉图与朱熹[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郭玉生;欧洲中世纪美学思想个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10 宋建平;形而上学终结了吗?[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90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9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