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从地震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7-11-19 19:17

  本文关键词:从地震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


【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理性选择和出路。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的客观性及其现状,提出了促进二者融合的思路和做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公民教育的内容,借鉴公民教育的教育观念、方法,以及国外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开展的经验,培养有公民意识的教师队伍。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群众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表现出来的公民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人为本,救人胜于救物,生命至上的幕幕场景让人动容,无论是灾难现场还是后方,群众自发地迅速行动起来,出人、出力、出钱、出物、献血,超越了身份、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鑫淼;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复兴及其当代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曼丽;今日美国大学的道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与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07年Z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姜玉齐;徐和平;;高校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消极影响与对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4 时美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王平;试论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胡悦超;;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王益峰;;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反思[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赵智;;科学发展观的个体意义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李亚臣;;新时期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10 李红星;;网络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何树全;;走动式——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式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4 魏传光;;中国语境下公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A];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颖;;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A];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魏会卿;;当前学校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东哠;;关于公民教育基本内涵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余兴龙;;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锋;;公民意识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陶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成长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9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石先钰;法官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 丁东红;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及其价值范式[J];理论前沿;2001年17期

3 葛新斌;公民教育: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冯朝霖;自我赋权、公民社会与教育改革——台湾近十年教育改革的理论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99年03期

6 张民选;杰斐逊公立教育思想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任晓伟,杨保勤;从“中国中心主义”到“世界公民”——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世界观的历史变迁[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强;;论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关系及当代价值[J];中国德育;2010年03期

2 陶海珍;;思想政治教育名称修改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董春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公民教育的缺失与强化——兼论政治学的“人文化”[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4 陈荟芳;;浅谈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前沿;2007年04期

5 张君弟;;公民教育的现实选择[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6 何贵英;;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J];理论观察;2010年03期

7 陈晓萍;;论高职院校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年17期

8 伍柳氏;;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定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形态之中西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3期

10 张军;;公民教育视野下的“概论”课程建构[J];新东方;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7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8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10 张美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琳;公民教育在美国[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文勇;毕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省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专家组肯定[N];毕节日报;2008年

3 韩宏文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H型钢厂;做好青工思想政治教育[N];长治日报;2009年

4 盛利祥;用活“四种方法”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N];承德日报;2009年

5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河堤初级中学 马树章;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东北师范大学 李忠军;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09年

7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维;立足职业素质养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宁波日报;2009年

8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彭世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N];山西党校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尧;反邪教应作为公民教育内容[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周维 姜军;武警黔东南支队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贵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3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范微微;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国家认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10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雅坤;基于公民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2 何久香;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教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蒋舟;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丁占英;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夏英华;公民教育融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孔静;重塑公民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丽敏;当代我国公民教育实施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8 何丽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他山之石公民教育的借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之评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冬利;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4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04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2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