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技术学走向工程学——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从泛技术学走向工程学——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思考
【摘要】: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争鸣其实是对教育技术学本质认识的讨论,对学科和专业发展影响深远。目前教育技术界普遍认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本文通过对教育技术的本质探讨和教育技术学定位母系统的考查,认为教育技术学应属于教育科学中工程学层次的学科,并对将其定位于技术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必要的分析。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部;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中不可能回避“我是谁”的问题,因为它涉及研究领域、学科本质、学科建设、专业调整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随着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个问题的拷问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给出清晰的回答。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研究就属“我是谁”的思考,汇集了好多研究者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受地;科学、技术、工程和高等教育[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3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4 ;“教育技术领域新界定”的再解读——对AECT05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和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冯秀琪;教育技术学的概念与学科定位[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7 曾兰芳;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的发展——访我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何克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8 李龙;;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1期
9 刘美凤;;教育技术的定位 美国学者的观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左建军;徐麟;;中医院校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屈洁;;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代海芳;汤菊香;张志勇;;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7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周丽红;;高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9 纪进;徐雄杰;刘建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10 袁红照;简论网络环境下人的异化与复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守宝;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廷勇;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测度与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6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旭;科技型企业创生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陈雅兰;原始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杨开城;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高利明;教育技术学的AECT 1994定义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4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6 乔立恭;在进展中对电化教育再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7 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8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9 李康;美国教学技术与我国教学论之比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10 顾清红,祝智庭;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塞;;教育技术西部论坛暨东、西部教育技术院长/系主任研讨会9月举行[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2 林格;;教育在教育之外[J];教育;2011年21期
3 孙静;;教育技术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4 苏显;陈捷;张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作用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7期
5 尚磊;;教育技术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1年19期
6 黄献忠;;谈机器人教育的发展瓶颈[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7 程凤敏;刘清利;;试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0期
8 毕忠宜;;加拿大教育技术发展现状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9 马金凤;马德俊;;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10 张华;;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文放;;关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朱全义;;再论教育技术跨世纪发展战略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孟庆伟;;关于“学科定位”问题的一点看法[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谢百治;;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起步——评中国电教协会2002年年会获奖论文及教学设计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洪浩;;对价值工程活动的几点看法[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9 韩布新;;从几种分类代码看心理学的学科定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大连第二电机厂全员价值工程活动实施细则[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中)[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马朝宏;教育技术是承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向前飞奔的一条铁轨[N];中国教师报;2009年
5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李怀龙;什么是教育技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梁明;“四个一万”工程惠及我市270名受助者[N];绵阳日报;2010年
8 孙国庆;运用信息教育技术 优化小学美术教学[N];张掖日报;2006年
9 ;《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10 王德权;教育技术变革与教师素质的转变[N];贵州政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6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冯文成;甘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晓娟;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5 高晶;基于Moodle平台的课程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杨靖;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魏丹丹;教育技术资源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震;基于教育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申恩林;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学改革支持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204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0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