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科书变革:学习活动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20 20:19

  本文关键词:教科书变革:学习活动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教科书变革 学习活动设计 功能转变 关注学生 引导学生 学习目标 学习策略 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


【摘要】:教科书的对象转换、功能转变和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整为教科书变革提供了条件。教科书变革从唤起学生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操作等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支持学生自我学习评价及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已成为教科书中学习活动设计的变革取向。
【作者单位】: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教科书变革对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EHA090383)的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教科书是中小学阶段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资源,与国家政策、民族精神、社会要求、文化传统等密不可分。在新的背景下,教科书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风格和认知取向。一、教科书变革的基础教科书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其对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振明;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吕宪军;教学内容创新浅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朱常锋,韩刚;广东电大教材管理信息化初探[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蔡少颜,韩刚;构建开放教育教材服务新模式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陈志刚;;试论新课程历史教科书改革发展的方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王婷;我国教科书选用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7 吴志华;义务教育生物实验教材(人教版)与课程目标适切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4期

8 杨孝如;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要素:新的综合[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张树华;;社会建构理论的教育价值取向[J];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海鸣;;高师视唱练耳三部教材比较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月茹;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何永红;化学课程内容选择与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纪九利;中国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施莉明;注重职教特色 构建新时期开放型德育课程体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晓鹏;人教社高中化学教材“学材化”探索的评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7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颖;基于网络的中国建筑史CAI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高燕;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下的教材编制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建军;学校地理教材非智力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小波;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4 任丹凤;运用认知心理学开发与评价教科书[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5 任丹凤;论教材的知识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6 苏鸿;论中小学教材结构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7 莫雷;知识的类型与学习过程——学习双机制理论的基本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5期

8 王兄,黄怀芳;学习策略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9 卢炳惠,张学斌;试论知识的类型与教学[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索松华;文学理论的两种知识形态辨析——兼论著作与教材的联系和差异[J];琼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幼儿园小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3期

2 韦国锋,卢庆权;以学定教 凸显主体——党雪妮教学品格评介[J];人民教育;1999年04期

3 冯国文;现代课程内容模式的构成初探[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04期

4 达凯;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师培训考察团访美[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1期

5 山东省“九五”重点课题平邑实验点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胡贵和,赵加琛,崔金波,高西军;“学案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2000年08期

6 贾美华;以学生发展为本 用好《常识》教材──小学《常识》(北京版)第一册内容简介[J];北京教育;2001年08期

7 阮桂栋;初中化学新授课学案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年11期

8 高怀山;浅议初中化学学案教学的实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年12期

9 曾涛,郑维玮,梁靖;小学语文学科探究性学习 活动的设计[J];教育导刊;2002年09期

10 张贵芹,张志坤,杨开城;协作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蓉蓉;PBL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向永;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瑞利;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玉容;《生命与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何弦;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尚亚丽;基于自主学习的成人网络课程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宗艳;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符丽萍;高三元素化合物复习课的化学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继斌;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08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08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