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与评价
【摘要】: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交往,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通过交流信息,实现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导"出来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建构离不开课堂教学情境的多元的动态的设置以及以多元标准为前提的表现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相对于传统教育的重教师不重学生、重统一不重多样、重管教不重自觉,现代教育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我国教育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陈爱民;刘宁宁;;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与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金洁;;对外语教学的认识论思考——利奥·范·利尔《语言教学大纲中的互动:意识、自主和真实》评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强粲;;语文教材中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例析《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9 何李来;;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何李来;;STAD型合作学习:教育学课程教学新尝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申慧林;;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梁世翔;盛建龙;;基于“2+1”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课程结构[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张峰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9 施冰芸;;科技翻译课程范式构建——现代与后现代的融合与超越[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燕萍;开放性课堂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6 金峗;国际学校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学校的影响与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7 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维铭;对话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曹强;中师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幸友;;衡量教学情境好坏的有效标准[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2期
2 唐锐光;重视学生“节外生枝”的问题[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30期
3 段明琳;;对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甘肃教育;2006年11期
4 冉彬;;通识教育背景下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措施及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08期
5 肖崇好,冯健文;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探索——兼谈我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钮晓蕾;;把课堂还给学生——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8年32期
7 刘卫莉;;课堂教学评价要领之管见[J];甘肃教育;2007年24期
8 吴红梅;;让评价润泽孩子的心灵[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1期
9 李婵娟;;新理念下的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课堂教学评价[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12期
10 王爱军;;浅谈学生的主体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方平;;教科室在教师考核与评价中作用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2 田建军;邓勇刚;喻婷;谭竞芳;;汽车起重机臂梁声发射检测技术初探[A];2007四川省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翔;张玉梅;;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4 徐焕恩;;国内天然气加气站发展与建设的初步评价[A];2005'CNG汽车加气站实用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5 王志强;王雨露;王连森;崔嵩;曹杰;王玫;王显军;;2005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夏桂兰;刘福安;;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调查及对等探讨[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钱世通;黄胜炎;;废纸造纸生产工艺的清洁生产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8 刘林姣;;城市科技人才整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媚;;云台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党选民;詹园凤;杨衍;刘维侠;;四棱豆种质资源初步鉴定与评价[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霞;小议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N];莱芜日报;2009年
2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 牟先涛;教学情境不是点缀[N];中国体育报;2007年
3 河北省香河县大鲁口中心小学 汪春艳;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N];天津教育报;2008年
4 江苏 唐天池 王利;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王宁华;营造教学情境焕发课堂活力[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新沂市唐店镇双城小学 刘汉坤;让“情境”离学生更近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7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四小教学主任 高李英;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N];中国信息报;2004年
8 肥城一中化学组 张玉;运用“愉快教学”之浅见[N];学知报;2011年
9 常州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周亚仙;优化教学情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王一民;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N];济宁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映良;喀斯特典型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邓爱民;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杨惠芳;职业紧张及铅负荷水平对工作能力评价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张志红;中国证券公司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吴胜;网站信息分类体系优化方法及其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李放;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赵炎;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王静敏;当代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业昆;我国林产工业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庆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袁健;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牛勇;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红玲;高三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荣;对《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樊天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殷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薛寿鹏;面向高校农学专业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瑜;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邢艳;中学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15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159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