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
【摘要】:课程标准是课改实践的参照与导向,其自身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效。本文在探讨课程标准的性质、受众、制订者与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良好的课程标准所具有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层级性等特征,最后对我国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潜在的问题不断显现”[1],其中课程标准自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参照,是校长、教师乃至专家、教育管理者开展实践、探讨问题的基础。如果课程标准体系不完善或存在问题,则会不利于甚至误导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凯;美国课程标准之评价标准的比较、评价与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柯森;关于课程标准:诠释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4期
3 丁曙;俄罗斯公布联邦共和国教育标准构想[J];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10期
4 崔允o7;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5 陈霞;美国“标准驱动教育改革”:理念与内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燕;赵芳;;对我国高师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教学大纲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2 肖俊华;尹高飞;;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探索[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段子才;黄汉升;;美国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4 赵明元;满常艳;葛立峰;;中、美、澳三国体育课程标准及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启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刘玉凤;卢宪青;;澳大利亚自学式地理教材评介——以Instant Lessons in Senior Geography:Book1—Australia为例[J];地理教学;2010年22期
6 郭政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论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11期
7 张志红;张雨强;周传昌;;化学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探[J];化学教育;2010年09期
8 刘晋yN;苑晓燕;周燕虹;敖琳;崔志鸿;周紫垣;曹佳;;制订本科毒理学课程标准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0期
9 柯森;课程标准起源和演进的历史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王凯;走向对话的教育评价——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的评价研究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恺;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开剑;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宝庆;协商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何永红;化学课程内容选择与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9 曹梅娟;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构建的理念和策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黄腾蛟;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石;《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多元文化类型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志红;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巧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匡淼娟;上海市中职课程标准实施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彩连;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伟峰;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左芳;美国德克萨斯州青少年性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宇;美国《世界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健美;关于教师“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牛德军;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孔凡哲;关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2期
2 崔允o7,沈兰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述评[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1期
3 沈兰;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建议——兼评《加拿大安省数学课程标准(1~9年级)》[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5期
4 陈 平;美国“标准改革运动”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映姜;梁英;陈美英;;高师数学教师专业化课程的探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黄学群;;高职院校《商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初探[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8期
3 黄春雷;;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4 王海燕;张雅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构建以人为本教育环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2期
5 马劭麟;;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变化探讨[J];甘肃教育;2008年22期
6 蓝明金;;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23期
7 梁中贤;娄琦;葛艳萍;孙英杰;;美国的中学课程设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吴玲;胡宗球;;新时期化学课程教学观的转变——从化学教学大纲到化学课程标准看教学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2期
9 徐杰;让学生为技术世界作准备——美国技术教育改革的新动向[J];物理教师;2005年09期
10 张鹤,国晓华;从教材理论发展的三个方面看教材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浅谈课程改革新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姚莉;;使用新教材 实践新理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章亚玲;;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梳理[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郑伟锋;胥志东;;《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效果研究——对我校《体育(1—6)课程标准》实施效果的探讨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杨慧;;浅谈初三英语分层次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胡志刚;范数花;;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建议[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刘晓陵;;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生标准化数学成就测验的编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善平;;中学思想政治课提问艺术浅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邓元庆;关宇;;电子系列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与示范教案[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巍;“名师大讲堂”点拨未来名师[N];音乐周报;2007年
2 刘全礼;对特教课改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李建平 双木 代群 熊润频;专家眼中的高中新课程设置[N];苏州日报;2005年
4 胡凯文;有感于拖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平;理解历史参与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张世善;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课改[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7 李谓;把握出题方向,事半功倍[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臧铁军;落实课程标准与会考的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长泰县实验小学 何安主;“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的领会与对策[N];福建科技报;2000年
10 常储;语文教育要走民族化道路[N];吉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宋占美;课程标准化背景下美国学前教育课程实践与存在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吕慧;后工业社会视野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山西大学;2011年
7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程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学智;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玲丹;中澳高中数学简单线性规划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月华;美国基础教育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5年
3 吴家j;从两种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D];苏州大学;2008年
4 孟淑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的分析和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勇;关于向量及其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南方;化学教材中科学方法要素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董文娜;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必修化学教材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匡淼娟;上海市中职课程标准实施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艳;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刘洪图;沈阳市中学体育教师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同感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17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170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