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知识观变革”之检视
本文关键词:“课程知识观变革”之检视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知识观 变革 检视 科学知识 研究者 性知识 实践误区 回归 心理学 主张
【摘要】:正一、概述:"课程知识观变革"之主张1."脱离"病症与"回归"主张。此论认为传统课程知识观的根本顽疾是脱离了个体和社会的生活。针对"脱离"的病症,有研究者认为课程知识必须"回归"生活用回归的方式来挣脱"唯科学取向"的束缚,使课程从"单质、必然、共性、简化世界走向多质、偶然、个性、复杂世界"。2."窄化"病症与"转向"主张。知识被窄化就意味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被打了折扣,知识本身应该是涵盖科学和人文两个方面的,而现在科学性知识独霸课堂,以偏概全,全然忽视了人文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概述:“课程知识观变革”之主张1.“脱离”病症与“回归”主张。此论认为传统课程知识观的根本顽疾是脱离了个体和社会的生活。针对“脱离”的病症,有研究者认为课程知识必须“回归”生活用回归的方式来挣脱“唯科学取向”的束缚,,使课程从“单质、必然、共性、简化世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兰英;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变革及其展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高光凯;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的角色地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贺国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3期
4 陈彦芬,崔明稳;浅谈理科教育目标的改革趋向[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07期
5 田小红;论网络化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J];丝绸之路;2003年S1期
6 贾莉;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及成功原因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秀芳;试论网络冲击波中的学习变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6期
8 范先佐;教育的低效率与教育产权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卢贵元;浅谈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层面[J];甘肃教育;2003年10期
10 林静,于佳;变革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来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庆麟;;顾后瞻前话未来:百年变革的教育心理学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何冠男;廖其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教育方针沿革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祝义;为教育产业带来变革[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金池;英语学习的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管窥外国基础教育变革[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郑永柏 博士;校园网建设是局部改良,还是系统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王德权;教育技术变革与教师素质的转变[N];贵州政协报;2001年
6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铁道;借助课题改善薄弱校的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闫宏娟;网络给教育带来了什么?[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胡乐乐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数字化生存,你能适应吗?[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华为公司;从“课堂”走向网络[N];计算机世界;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5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秋兰;传统与变革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余芳芳;校本管理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邹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迁与学校德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程良宏;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谷陟云;课程资源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7 曹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嬗变及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琼;变革与超越:课堂教学发展价值的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蔡卓倪;建国以来国家的教育方针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龙宝新;现代课程知识观演进的流派分析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6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6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