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以广西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08 16:22

  本文关键词: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以广西地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投资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分布滞后模型 广西地区 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关系 机制分析 单位根检验 人力资本


【摘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已得到公认。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广西地区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广西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且存在教育投资到经济增长单向的因果关系;本文建立Almon分布滞后模型对广西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进行了动态计量实证分析,发现广西地区教育投资在影响经济增长中存在5期的滞后效应,教育投资提高1%,在6年内共使得经济增长了0.9689%,教育投资较为明显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广西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实证与广西对策研究”(编号:桂科软0896003-2)
【分类号】:G527;F127;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和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课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最早就明确地提出并开始重视教育投资问题,认为教育的支出可以看作是一种可以获得利益、得到回报的投资。西方教育投资理论从辨析教育是否是一种投资,逐渐发现教育投资对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蒿坤岳;试谈教育投资及其经济效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相小非;教育的经济性质和经济作用[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3 殷远卓 ,严维同;教育是生产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约翰·希恩,冯若霓;教育和经济增长[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5 钟淦恩;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读战后日本通货膨胀史有感,兼论我国的物价政策[J];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6 郑伟民;美国经济形势恶化,但尚未尖锐到爆发危机程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方宏烈;从教育的生产性看教育与四化的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李克山;谈谈人民教师的劳动和报酬[J];齐鲁学刊;1980年02期

9 蒲心文;近三十年国外教育的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3期

10 胡代光 ,李庆云;数理经济学史简介[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润生;;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关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武义青;夏庆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临界点[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王应明;徐南荣;;C-D生产函数参数估计的一类优化算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勒晓阳;周婷俐;;技术进步产值优化模型分析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狄昂照;;科技进步算法的规范化[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谢园新;;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估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朱勇;李春林;屈驳韵;;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的关系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鲁志强;;中国钢铁工业的新世纪[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9 冯尚友;梅亚东;;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与熵值[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刘文奇;何湘藩;李林;;变权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鲁江;财产积累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刘克崮;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5 林峰;中国经济增长的阻滞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徐强;资本市场发展、增长机制变革与货币政策体系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杨学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信息化推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邵昱;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徐良平;金融媒介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洲;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峰;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吕刚;高技术产业成长与构筑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唐侠;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罗刚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分析——以教育投资为主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6 黄宏文;加入WTO与内蒙古农牧业的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7 张孟林;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评判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8 蒋文强;广东经济增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9 李晓君;为21世纪绸缪[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王宏林;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267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67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d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