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生网络使用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职高专生网络使用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比较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探讨的神经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自尊等因素与学生网络使用程度的关系。 方法:对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740名在校高职生施测了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问卷》、《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神经质维度》、《自尊量表》、《90项症状自评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其中用《网络成瘾问卷》进行了4次追踪调查。 结果:(1)本研究四次调查的网瘾检出率分别为为3.2%、2.3%、3.1%、3.0%,平均为2.9%。(2)SCI-90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恐怖、偏执9个因子分得分上显著高于正常组学生(P<0.05或0.01),两组在附加因子得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3)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神经质(P<0.01)、社会支持(P<0.05)、青少年生活事件(P<0.05)、消极应对方式(P<0.05)、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P<0.05)、父母养育方式(P<0.05)比较上均存在显著差异。(4)网络使用的二层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初始状态的神经质(P<0.01)、青少年事件(P<0.01)、儿童期的虐待和忽视(P<0.01)、母亲的养育方式(P<0.05)对模型的截距回归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结论:(1)高职高专学生网络成瘾率较低。(2)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3)青少年生活事件、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神经质及母亲的养育方式都是能预期网络使用程度的前兆因子。(4)社会支持性、特质应对方式、父亲的养育方式与网络使用程度存在着建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荣;张鹏蓉;栾岚;;我国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研究成果:回顾与总结[J];学理论;2011年18期
2 张岚;范方;耿富磊;;震后12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性情绪变化及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3 黄丽丽;;人到老年智力都会下降吗?[J];大众心理学;2007年07期
4 孙彦;;辅导员如何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J];大家;2011年17期
5 曾凡敏;;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量表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6 武姗姗;;别让孩子在网络世界中变得孤独——试析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不当的关系[J];大众心理学;2009年05期
7 吴翠珍;;变动的媒体、变动的青少年——2008年台湾地区青少年媒体行为调查[J];中国儿童文化;2009年00期
8 杨彦平;胡雁;;网络成瘾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9 董艳;柯应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词块使用情况纵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莲;林久祥;;13-15岁正常鉭儿童颅面宽度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2 吴南;张丽锦;;4、5岁儿童心理理论和语言关系的纵向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小瑞;;家庭经济状况及班级的整体成绩对儿童阅读成绩的影响:纵向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健;沈理笑;颜崇淮;张丽娜;廖祥鹏;金星明;张劲松;田英;沈晓明;;家庭教养模式对上海市青少年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耿直;葛丹丹;;纵向研究非随机缺失数据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崔光成;;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使用现状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杨晓峰;李玮;;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何晓丽;;网络学习过程中人际关系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郭志峰;刘文;谷力群;;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关系的纵向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梁瑛楠;;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凯;网络使用与信息安全[N];解放军报;2002年
2 竺影燕;网络使用前需过十“关[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王小龙;超重易导致儿童产生自闭情绪[N];科技日报;2009年
4 钟惠玲;东亚地区网络使用状况调查[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5 张志文 贺志云 特约记者 许志天;安徽总队 机关齐抓共管提高网络使用效益[N];人民武警;2005年
6 郭宏鹏;影视作品网络使用版权之争成焦点[N];法制日报;2007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林怡天;宽带内容运营也应引入分时营销[N];通信信息报;2005年
8 清晨;为何对新生“设限令”只举起一只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中国台湾《网络信息》杂志总编辑 谢至恩;网络应用人性化[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编译 宋丽娜;严格控制网络访问[N];计算机世界;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2 刘静;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气象流行病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唐震;泛网络互动、认知与协调满意成效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陈锡钧;网络即时传播软件使用者需求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赵根明;中国血吸虫病疫情纵向研究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7 张芝;不同成瘾状态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恽轶群;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陈炳良;滥发商业电子邮件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高职高专生网络使用程度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荣;中小学教师压力与健康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谭文芳;286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使用动机与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绪霞;济宁某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查日胜;空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病症影响的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7 王刚;长春市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崔宁;职教生网络使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陈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10 贾利波;蒙汉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使用依赖程度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8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9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