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政策与教育研究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欧美教育政策与教育研究关系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12-25 20:44

  本文关键词:教育政策与教育研究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欧美教育政策与教育研究关系研究述评 出处:《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政策 教育研究 政策制定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对教育政策制定与教育研究二者之间的沟通活动产生了兴趣。西方学者对政策制定过程中研究的"利用"的认识不断深入,认为"利用"不仅包括"直接指导与线性运用",还包括"理念渗透"。他们习惯从两个立场切入问题:从教育政策的视角切入,目的是促进政府完善政策的制定过程;从教育研究的视角切入,目的是推动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学者们建立了空间模型、时间模型以及活动者的模型,对教育政策活动与教育研究活动之间的沟通方式进行解释。
【作者单位】: 比利时根特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西方,对政策制定与研究活动关系问题的关注首先开始于社会科学领域。这个问题最早开始于对启蒙时代的理性的追求,“对理性的信任是自启蒙以来的现代社会的特征”[1]。二战后,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重建国家的计划。随着政府对社会生活干预力度的加大,人们开始关注政府管理的效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敏;农村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模型的比较研究——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陈学飞;茶世俊;;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4 孙苹;中国共产党妇女参政政策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袁明圣;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与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徐力,徐辉;加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7 周莉;论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8 李宜钊;功利主义:公共政策中的伦理[J];管理科学;2003年03期

9 曹堂哲;中国加入WTO后政府公共政策的适应性问题[J];江海学刊;2002年04期

10 崔景贵;教育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白常凯;公共政策评估程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贾丹华;国际因特网发展中的公共政策选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玉;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D];南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梅;公共政策活动中的政府利益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2 马涛;论地方利益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勇军;课程政策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建俞;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洪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D];苏州大学;2004年

6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余海婴;理想与现实之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志萍;1914-2000年的“教育概论”教科书[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正新;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执行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启迪;体育政策学构想[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琰;万明钢;;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实证研究成果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2 彭萌;刘东雷;;关于农村学校现代教学媒体发展的思考[J];学理论;2011年17期

3 姜勇;时莉;;奥地利教师教育政策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姜峰;肖聪;;法国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蒋园园;;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多维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6 赵富伟;黄欣;;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现状案例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7 杨启光;;地方教育政策的转移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8 柴少明;赵建华;;教育政策与实践视野下的CSCL——CSCL2011国际会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5期

9 何善平;;论素质教育政策形成的维度及其价值观[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滕志妍;李东材;;从赋权自治到能力建构: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新路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佳;教育政策的“嫌贫爱富取向”[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2 熊丙奇;有多少教育政策被儿戏[N];联合时报;2011年

3 周洪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建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刻不容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 刘微;第五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教育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6 张瀛 张天雪;教育政策彰显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吕扬;补课的困惑——教育政策双轨制的思考[N];陕西日报;2003年

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的一个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朱永新(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制定教育政策的理论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彭宇 《南方日报》记者 王洪伟;教育政策处境两难[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庆蓬;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8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凌远宏;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34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34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6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