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学校效能研究十五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陆学校效能研究十五年 出处:《中小学管理》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系统梳理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校效能研究成果,具体描述了该问题研究的起因、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研究的起因学校效能问题在近年来受到中国学者关注的原因有三:第一,来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第二,来自中国课程改革的影响。学校效能研究可为新课改作出三方面的贡献:(1)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提供衡量标准。(2)增进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内部管理过程及其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晓强;彭文蓉;萨丽·托马斯;;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2 张煜;学校效能评价——一种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管理;1997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林春;学校效能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艳芳;澳门中学校长领导型态与学校效能关系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谷珊;学校效能评价:对某市高中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平;;教育管理现象规律说及其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12期
2 王娅,张玉堂;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教师职业满意度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3 周威;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杜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5 苗春凤,杨正德;论人文教育对人的生命优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鲍竹林;我国教育督导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7 张泽麟;左权文;;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8 黄秋明,王正,龚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9 鲁汉玲;高校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及其工作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10 寇勇刚;跨世纪教育领导的角色定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刘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审视[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如安;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大学学院制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令;校长服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专业化若干问题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3 盛亚男;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龚凉冰;农村民办中小学校本管理机制建构之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邓晶;学校效能提升的框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永革;我国高等学校学术组织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云娥;民办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陶成;博耶教育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白正府;教育选择风险及其规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曾葆华;地理创新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科蓉 ,李春景;学校效能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教学与管理;2003年01期
2 陈欣;学校效能的多维透视[J];教学与管理;2003年19期
3 王斌华;教师评价:增值评价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3期
4 马晓强;彭文蓉;萨丽·托马斯;;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杨琼,范国睿;学校效能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6期
6 杨琼;学校效能与学校改革:对英国最新研究成果的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7 王春;西方关于学校效能和过程变量的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02期
8 郑文;学校文化、学校效能及其关系的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1期
9 董奇,赵德成;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8期
10 张煜;学校效能评价——一种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管理;1997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林春;学校效能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廖艳芳;澳门中学校长领导型态与学校效能关系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郎福军;建三江地区中小学校效能评价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赵晖;普通初级中学学校效能评价研究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邓晶;学校效能提升的框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秀丽;;让学生跳起来摘成果的几条途径[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01期
2 朱晓文;张丽霞;张明亮;;学校效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3 李云峰;;以成果为目标促进作文的教与学[J];考试(教研版);2010年02期
4 ;通化师范学院学人——姜成果教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薛国凤;;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生发展与学校效能的促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2期
6 闫迎利;;物理学研究成果不谋而合事例及其分析[J];物理通报;2010年05期
7 王红;陈纯槿;;学校效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内容分析的视角[J];基础教育;2010年05期
8 王家美;戴海琦;王家荣;;教育增值评估的模型构建——以某市三十所高级中学语文评估为例[J];考试研究;2010年01期
9 郭沛;;提升学校效能的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6期
10 吕国兴;韩福生;刘丕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河北北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屏;杨中超;;对学校效能增值评价的回顾与反思[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迪谦;雷顺群;张保春;司银楚;白晶;吴晓丹;;与时俱进 开拓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局面——北京中医药大学“九五”期间“211工程”及学科建设[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3 刘玉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4 陶国强;佘明军;黄佑德;;我国录井装备发展初探[A];2009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阮小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在中国宝石缝纫机集团的实施[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刘虹;;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中国绿色照明工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杜屏;李琳琳;;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学校效能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韩治华;;《矿山生产机械操作与维护》精品课程建设[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王德宽;宁欢;宁振宇;;大型转炉设备国产化、自主设计开发与实践[A];2008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10 孙步金;林燕;黄理凌;;干砂在常态混凝土中的应用[A];2008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资料[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珊;没有问题意识,强作研究不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郅庭瑾;教育管理研究之“述”与“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蒋建华;基础教育改革,已到“制度突破”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李军;香港学者眼中的校本管理与学校效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 陈如平;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蒋建华;学校克服平庸走向优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王静;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刍论[N];兵团日报(汉);2002年
8 本报记者 戈伟;一次盛会[N];中国包装报;2002年
9 张先余 汪宝华;浙江地勘以变应变[N];中国测绘报;2002年
10 陈景雄 余世国;为数字化战场建设提供“军力倍增器”[N];中国测绘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国彦;知识管理在学习型学校上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赵洪伟;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模拟实验及探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云;农村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严薇;澳大利亚教育管理研究的文献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立杰;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远军;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伟昌;十六大以来党对“三农”理论的创新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家美;教育增值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宝锦;学校效能视角下的中小学校文化的构建[D];天津大学;2009年
9 裴智轶;设计青岛市南区小学效能评价方案前的先行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崔昌宏;普通中学教学评价与学业成绩预测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35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3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