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出处:《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 启示
【摘要】: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创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文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着眼点,深入挖掘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遵循的理论基础。分别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不足之处论述了其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以期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具体实践工作。
[Abstract]:Schoo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emphasizes improv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level by improv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creates a new perspective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article focuses on humanistic psychology. From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basic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eficiency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enlightenment to schoo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practical work more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巢湖学院教育系;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密切相关,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个体素质发展的主要场所,当前我国要深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家安,李宜江;论学习策略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葛明贵;学习品质作用的交互性与训练的差异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桑青松,葛明贵;关于学习策略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11期
4 库少雄;;人类进化与自杀行为模式的形成[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5 李真军;王诗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及疏导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徐静娟;李秋萍;;浅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全人教育[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田澜;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整合性教育干预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张履祥;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构[J];心理科学;2000年05期
9 田澜,张大均,陈旭;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整合性教育干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10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霍涌泉;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超;论托马斯·阿奎那理性化的激情思想[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加工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孔文清;弗洛姆自律道德及其对中国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力;崇实厚生·回归自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涂明君;程序化的哲学阐释[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吴彩强;从表征到行动[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澜;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江琦;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朝兵;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秋华;高中生物学学习策略实证分析及整体优化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桑青松;策略型学习者及其培养的相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6 蔡俊;综合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敏;创新学习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微[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志琳;心·脑·行为——拉施里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赖敬华;性别差异对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晋玉;师范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调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慧平;;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3 张岗英;;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4 夏凌翔;元分析方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大均,吴明霞;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理性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范会勇,张进辅;过去十年中学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7 毛良斌;郑全全;;元分析的特点、方法及其应用的现状分析[J];应用心理学;2005年04期
8 张子礼;张朝;;淄博市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邓云龙;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1期
10 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菁;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的新探索——读《学校心理素质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魏美云;王红;;新时期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策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4期
3 侯宗华;心理素质教育: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3期
4 赵红,颜廷丽;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原则略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梁文茂;;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谈初三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24期
6 安延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提高办学质量[J];普教研究;1997年03期
7 梁崇科;论跨世纪人才的心理素质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刘春英;做好新生心理素质教育之我见[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9 刘晓明;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黄巧香;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宝森;刘汝萍;张皓;;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优化大学生人格[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杨秀芳;;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优秀人才[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克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银萍;;让学校和家庭都来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李焕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邓旭阳;郭晋林;周曼云;姜宪明;王小玲;赵波;张培莉;何壮湘;陈晶菁;徐治;李卉;伍耀豪;;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贵英;;浅谈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主动出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建始一中"心育"课题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计划(2007年9月——12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邓如陵;;论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黄新;张立新;;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狄光秀 张小英;中小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N];西藏日报;2003年
2 马英;楚雄应用技术学院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N];楚雄日报(汉);2009年
3 邓俊德;别让心理素质教育成为“盲点”[N];人民铁道;2010年
4 文县教育局 王燕平;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N];陇南日报;2010年
5 记者 张景华;北京高校宿舍开“心灵氧吧”[N];光明日报;2010年
6 李锋华 武都区滨江中学教师;浅谈青春期的心理素质教育[N];陇南日报;2009年
7 王瑜;让每名青少年健康生动地发展[N];工人日报;2010年
8 袁歌 博乐市第二中学;中学生心理问题及矫正方法[N];博尔塔拉报(汉);2010年
9 秦安县叶堡乡何坪小学 焦财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日报;2009年
10 中学教师 刘玉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需要综合施策[N];东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延昌;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晓红;论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明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徐黎黎;以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6 张岩;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8 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书;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33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3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