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美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及其对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2-02 01:42

  本文关键词: 教师 绩效工资制度 师资队伍建设 出处:《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美国总统、教育部、教师工会及教学一线教师等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了部分的成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美国在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方面给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以深刻的启示:不要把绩效工资与学生考试分数结果直接挂钩、要对评价者进行相关的培训、建立有效的评估反馈与交流机制、要重视绩效工资制度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Abstract]:Since 1980s, the teacher performance pay system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as been strongly supported and partially successful by the President,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eachers' unions and teaching front-line teache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performance pay in the United States gives a profound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teachers: do not directly link performance pay with the results of students' examination scores. It is necessary to train the evaluators, establish an effective feedback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under the performance pay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系;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文化传承研究”(A0710)(主持人:黄书光教授)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据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我国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1]它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帷幕。那么什么是绩效及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国外特别是美国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对我国的师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士勇;;薪酬管理体系:薪酬目标、薪酬战略和薪酬技术[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仇燕玲;;SW党校教师校内分配制度探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樊智勇;;某合资公司薪酬诊断与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4 代安娜;佟莹莹;;浅谈绩效工资管理在独立学院中的运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范恩辉;;论中小企业的薪酬现状与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6 王良;;浅谈电力企业薪酬制度中绩效工资设计[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7 杨帆;;浅谈宽带薪酬[J];广西轻工业;2008年05期

8 王力;;现代企业薪酬管理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年06期

9 杨志兵;;高校绩效工资结构设计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郭冰阳;宋迎清;;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模型[J];经济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今舜;庄菁;;机制设计原理在薪酬制度中的应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志兵;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陈洪玲;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薪酬公平导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傅端香;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红;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薪酬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萍;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罗敏;BT房地产公司薪酬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杨庆新;M家具公司岗位薪酬体系的现状分析与设计[D];南昌大学;2010年

5 王艳娟;J公司薪酬方案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6 沈威;BH房地产开发公司薪酬改革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汤晓东;南环铁路公司薪酬管理分析与对策[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琦;JXSH分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董娜;LS电子公司薪酬管理及其体系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耀龙;K公司薪酬体系的再设计与评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本能;;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创新模式构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谢安邦;安玉海;张立敏;张奎明;;建设上海一流师资队伍的对策和建议[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9期

3 ;《当代教师教育》征稿函[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2期

4 周贵礼;;理想,在路上——读周洪宇教授《教师教育论》有感[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5 叶澜;跨世纪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2期

6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7 闫致中;;加强进校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8 ;《教师报》第十三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征稿启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9 魏荣荣;王康;;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育的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10 冯玉成;柏士兴;;“211工程”与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开创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2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俞小斌;;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周红安;郑颖;;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威;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启动[N];吉林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沈健;着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3 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曲奴中心小学 小普琼;浅谈师资队伍建设[N];日喀则报(汉);2010年

4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陈永明;从比较教育角度看教师教育[N];文汇报;2008年

5 记者宦建新 通讯员单启宁;杭州首推“教师教育券”[N];科技日报;2003年

6 沙河口区教育局局长 崔冬光;教师教育是立校根本[N];大连日报;2009年

7 记者 焦新;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北京师范大学 方增泉;教师教育亟待建立国家标准[N];光明日报;2010年

9 ;我市举行教师教育工作现场会[N];自贡日报;2010年

10 赵凤平;绘就大连教师教育新蓝图[N];大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7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港;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家德;教育类课程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赖红梅;我国教育学院机构建制的历史演变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冰;河北省农村高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艳艳;新时期西部高师院校的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殷晓峰;新时期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凌奇;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引领下的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段艳霞;综合性高校办理教师教育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张岩;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83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83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