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刺痛——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
本文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亲子关系 出处:《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本文从社会学视角,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亲子关系"及其类型和特点的分析,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Abstract]: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a special group in the period of rural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rural large-scale labor force to urban employ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it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this paper probes deeply into the problem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作者单位】: 新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聚焦(一)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三层含义:生物学意义,主要表示的是血缘关系;社会学意义,主要表明的是法律、制度、地位关系;心理学意义,主要揭示其特定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联系。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蒋忠,柏跃斌;“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厉育纲;关于我国家庭教育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的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段成静,路晨;大众媒介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涂敏霞;青少年的家庭角色与责任——对广州市青少年的实证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胡文芳;浅议现代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功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叶爱香;;论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怀[J];河北科技图苑;2007年03期
6 邵艳;张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张珍辉;彭尚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8 沈堰奇;反思“另类教育”[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当代中国家政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组;论当代中国家政学科建设的思想基础[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谢利民;顺境下学生负担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4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宁;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天燕;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曦;成都高新区离异单亲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舟;幼儿园对离异家庭儿童实施补偿教育的现状及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穆惠涛;互联网世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云荣;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尹芳;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岳孝利;明清时期家教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庞文;关爱农村"留守孩"[J];社会;2004年12期
3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瑞程;;也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李新启;;暑期更应关爱留守儿童[J];教育;2011年19期
3 代高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下);2011年05期
4 汪冠楠;;“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5 王莉娟;;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途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7期
6 赵兴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与解决路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8 胡艳丽;汪洋;;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J];决策;2011年07期
9 田锦;;“小鸟”让留守儿童看到笑容[J];中国自行车;2011年06期
10 苏琦雄;覃桂林;;浅谈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策略[J];教师;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李智聪;黄辛隐;;内观疗法对改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文新;Andrew J.Fuligni;;青少年对待家庭义务感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和学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晨;;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伍亚娜;雷雳;;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黎亚军;张贵英;王耘;;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潘子彦;伍新春;;亲子关系与父母教养态度、情绪智力及亲子沟通方式的关系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美萍;张文新;;青少年期亲子冲突与亲子亲合发展特征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田录梅;张文新;王姝琼;Doran C.French;;农村独生青少年与非独生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友谊与孤独感[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海鹏;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N];嘉兴日报;2007年
2 蔡毓玲;谁来托起他们的“明天”[N];德州日报;2008年
3 刘梅 会宁县新添堡乡中小学;浅谈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N];白银日报;2010年
4 本报专题调研组 执笔人 谭凯鸣 林泽炎 熊娅 李志伟 张国圣;一项关乎未来的重要试验[N];光明日报;2010年
5 实习记者 严玉琳;走进心灵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N];雅安日报;2010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谢苗枫 通讯员 粤教宣;广东城镇出现“精神留守儿童”[N];南方日报;2010年
7 李金健 陈雯 莫延钦;精神留守儿童:家庭分工断裂的罪与罚[N];东莞日报;2010年
8 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研究生 刘深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N];福建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于宛尼;两位人大代表的留守儿童话题[N];工人日报;2007年
10 王平康 朱中平;明天,未来与希望[N];眉山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涂秋元;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实状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亮;心理弹性导向留守儿童亲子产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王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李娇丽;英山县初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亲子沟通、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俊霞;农村留守女童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9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8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