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生活事件研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的切入口——以对黑龙江省绥化地区434名学生的生活事件研究为依据

发布时间:2018-03-02 06:05

  本文关键词: 留守儿童 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出处:《中小学管理》2009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生活事件的干扰和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对学习压力的感受、健康适应水平有显著差别;不同的生活事件对留守男生和留守女生的影响不同;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non-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middle school in Suihua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ws that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interference and influence of life events, and that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feel the learning pressure at different ag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alth adaptation level; different life event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left-behind boys and girls; left-behind children had lower mental health level than non-left-behind children.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教育系;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8E036
【分类号】:G5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0期

3 周丽;高玉峰;邱海棠;杜莲;郑玉萍;蒙华庆;;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先云;冯维;;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秦秀清;曾菁;;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3 于鸿雁;;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张海芹;;农村留守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相关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郭静;;音乐胎教对胎儿期教育的价值分析[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7 邵卡;潘祖平;;未来学前期儿童产品开发走向分析[J];包装工程;2010年04期

8 刘静;;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08年02期

9 陈荣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才智;2010年03期

10 韩明友;刘晓慧;;大学生品德认知发展的心理机制模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刘建榕;连榕;;社会性发展迟滞:一个亟待关注的领域[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胡利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调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魏振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海鹏;;关于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因素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狄小华;;未成年人发展的动力学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张东芹;;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六珍;企业女性经理人性别角色认同和领导效能感之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陶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成长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4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马书明;领导—成员关系影响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天时;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接骨师之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凤;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之我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宜宝;中学地理的教学反思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瞿萍;上海市初高中生命科学教材层次性与衔接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汪海彬;城市居民安全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笛;我国儿童电视节目教育性与娱乐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文萍;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志英;“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4 张丽芳;唐日新;胡燕;徐德淼;;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5 岳慧兰;傅小悌;张斌;郭月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年10期

6 肖月英;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J];教育艺术;2005年03期

7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8 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9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10 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志萍;;老师,谁能给我爱?——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S2期

2 王金波;;让“留守”的日子不再孤单[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2期

3 孟筱;张铁军;;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特点及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4 孟筱;张铁军;;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特点及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2010年03期

5 陈良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6 高向军;;“留守儿童”的成因及教育方法探索——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4期

7 王茜;王雪峰;;体育教学过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8 许树艳;;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谷子菊;;为“留守儿童”去污名化——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赵久波;张小远;;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发生的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华林;;中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适应、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莉;胡竹菁;;上大学前、后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娄振山;刘传勇;王媛;;新兵愤世嫉俗心理社会多因素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康铁君;高健;邓德容;吴冰;孟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吴明证;;自尊结构和个体心理调适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许冬梅;;心理应激与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7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牛宏伟;;森田疗法理论及其对大众心理健康的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瑜 冯智颖 肖建顺;在同一片蓝天下[N];汉中日报;2009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谢苗枫 通讯员 粤教宣;广东城镇出现“精神留守儿童”[N];南方日报;2010年

3 保健时报记者 穆晶晶;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N];保健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周红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N];西藏日报(汉);2011年

5 符成生 李莉 梁剑锋;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灯”[N];宜春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吴贻伙;安徽400万留守儿童存在“五缺”[N];检察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范嘉欣;用爱温暖孩子的心[N];南昌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彭电子;倡导小城镇就业安居 让留守儿童回归家庭[N];农民日报;2009年

9 大方县大山乡光华希望小学 赵海;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N];毕节日报;2009年

10 衣晓峰 陈英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容漠视[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刘政疆;精神应激与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10 张学浪;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颖;驾驶员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涛;大学生情绪智力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静;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应对的中介效应与弹性的调节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玉静;内蒙古农民生活方式、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安容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向阳;新疆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9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10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55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55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