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4-02 16:33

  本文选题:心理学研究 切入点:强化理论 出处:《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摘要】: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简单阐述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包括:强化的类型;行为的学习;教学中强化的运用应遵循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效能性原则。
[Abstract]:Skinner's reinforcement theory not onl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Skinner's reinforcemen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It includes: the type of reinforcement; the learning of behavior; the application of reinforcement in teaching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ivity, consistency, timeliness and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英语部;沈阳医学院;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彬;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徐鸿斐;;当羔羊来敲门——从精神分析学看《沉默的羔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杜彬武;;洛克的二重经验论及其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立;;明末清初戏曲的忠奸复仇主题[J];保定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7 王岩;;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心理学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陈小野;科学思维[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陈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10 林崇德;陈英和;;中国发展心理学30年的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莉如;;第六章清末译自西方的心理学著作——评介王国维与他的心理学译书[A];心理学动态(专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C];1990年

2 董振宇;;大学生自杀行为探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汝梅;;“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下有效教学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刘全礼;;维列鲁学派与特殊教育咨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白晨;文献数据库系统用户检索决策中的学习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涛;基于民主集中制视角下的群体决策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庆;CUBS主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宿丽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心理环境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阮晓静;在赎罪中成长:试析《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形象[D];兰州大学;2010年

6 孟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校园心理环境优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张婧U,

本文编号:1701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01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