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刍议

发布时间:2018-04-03 04:33

  本文选题:奖惩性教师评价 切入点:发展性教师评价 出处:《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3期


【摘要】: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各具特征和功能,由于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是奖惩性评价,我们倡导开展发展性评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奖惩性评价不会消亡,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体系。
[Abstract]: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 teachers and developmental teachers evaluation system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Because the teacher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is mainly reward and punishment evaluation at present, we advocate the development evaluation.Howev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evaluation will not die out, and different evaluation systems should be chos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valuation purpose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文红玉;;“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谢安邦;侯定凯;汪婧莉;顾玲玲;;走向多元、综合的教师评价——当前我国教师评价研究述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2期

2 潘志勇;;推进发展性评价 建设和谐学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3 潘志勇;;有效利用奖惩机制 积极推进发展性教师评价[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2期

4 黄成林;;国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研究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5 司桂凤;研究型教师——教师发展的方向[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年02期

6 蒋丰,杨黎芳;体育教学中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思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李素敏;朱瑞刚;;论教师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融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04期

8 张燕军,李震峰;“2+2”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初探[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崴然;中学英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俞月琳;教师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涛;对现行高中英语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秀娟;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整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莉;中小学校长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俐俐;中学教师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梅枝;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与实施[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瑛;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迎春;高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估的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夏小红;优化学生评教操作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小飞;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张其志;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中的一个结论——与王斌华教授商榷[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佩婵;关于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年11期

2 刘尧;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2期

3 赵瑛;传统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4 张祥明;一种新的教师评价观:发展性教师评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程振响;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框架设计及其操作[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李琼;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成长[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7 张睿;教师“互助评价制度”刍议[J];江苏教育;2002年15期

8 李琼;两种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2年22期

9 张其志;当代教师评价制度述论[J];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10期

10 侯爱民;试探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及其实施[J];政法论丛;200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李亦菲;实验自适应学习的支持系统[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杨天仁;高校教师“多元——交互”评价模式创立[N];黑龙江日报;2004年

3 李凝;看看美国怎么给老师“打分”[N];科技日报;2004年

4 湖北省洪湖市第一中学 杨善林;评价教师是要发展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首席记者 包e,

本文编号:1703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03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