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五年国内对“质的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综述
本文选题:质的研究方法 切入点:定量研究 出处:《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4期
【摘要】:本文从文献内容、文献结构、质的研究方法的定义、质的研究方法的特征、与定性研究及定量研究的关系、在各种研究中的运用等六个方面对近十五年来国内关于"质的研究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国内对"质的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还流于表面形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挖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对质的研究方法运用的过程进行探讨,并注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的创新。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tent, structur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ies are discussed.This paper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China in the past 15 years from six aspects, such as the use of various kinds of research, and thinks tha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China are still in the form of surface.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study need to be explored.In the future research,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蕾;李伟明;;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探析——解读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办学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5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钱铭怡;章晓云;黄峥;张智丰;聂晶;;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吕新强;百年来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蒋衡;70年代以来西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质性”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9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10 徐改;RUC式“生活历史法”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云;权力下放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2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仇建平;珠海初中生学习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出版[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1期
2 胡咏梅;冯羽;;教育研究质量的综合评价[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3 乐菲菲;;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东岳论丛;2011年07期
4 李潇晓;邹海瑞;杜学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8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慧笔;;网络课程知识太极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卢家楣;;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素质内涵、构架及对情感分类的拓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2003年:教育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王磊;质的研究: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华 路;教育组织是什么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北京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许庆豫 博士;让教育研究成为真正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万明钢;如何避免学校教科研成“花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水发;我国发达城市学校领导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荷芳;关于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问题的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安黎黎;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云飞;教育中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评析[D];河南大学;2003年
4 谢美华;浅评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沫辉;教学习惯[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健;中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态度的质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敏;教师期望与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惠;家庭动力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D];同济大学;2007年
9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淑敏;适应性学习系统中的有效性问题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03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0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