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11-11 18:24

  本文关键词: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05年

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杨默  

【摘要】: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基本上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语文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语文教师若想高质量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特性,增强自己的人文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把自己看成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去探究文本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殿堂里感受到人类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笔者认为就语文学科性质而言应以“人本”为核心——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本文将从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语文教师课外阅读情况、语文学科的人文功能、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和高考语文试题的人文特性阐述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着重指出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有:语文教师应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口头表现;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书面表现;阅读与鉴赏是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在表现;在课堂上能够使学生感悟历史融入现实是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 语文学习并不是一种终极学习,而是在传承一种渐进的、悠远的人文素养,是承上启下的一种精神或者是血质的嫁接,是文明火种的成熟的传递。当我们用语文中的某些东西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时候,笔者认为表面运用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实际在内涵上我们正在完善它的人文性,这里面包括思想情态、价值观念、品德修养等多元化的精神意识领域的东西,那么如何能够真实的、诚挚的、丰富的、启发的传递这些,使之更广阔的深入到人类的心灵之中,这应该是值得我们“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所要深刻思考的事情。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33.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目录5-6
  • 引言6-7
  •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7-9
  • (一) 人文素养的含义7
  • (二)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理论依据7-9
  • 二、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文素养9-11
  • (一) 终极的关爱情9
  • (二) 广博的文化底蕴9
  • (三) 深刻的时代感悟9-10
  • (四) 独特的个性魅力10-11
  • 三、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亟待提高的原因11-16
  • (一) 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需要11
  • (二) 改变语文教师阅读现状的需要11-13
  • (三) 适应现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需要13-14
  • (四) 适应高考语文试题的人文特性的需要14-16
  • 四、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措施和方法16-24
  • (一) 拥有爱心——人文素养的基本条件16-17
  • (二) 教学语言——人文素养的口头表现17-19
  • (三) 写作能力——人文素养的书面表现19-20
  • (四) 阅读与鉴赏——人文素养的内在表现20-21
  • (五) 感悟历史融入现实——人文素养的时代体现21-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7
  • 后记2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祥;语文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2 朱艳玲;人文·品味·沟通——现代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3 洪珏;语文,除了文学还应该读些什么——对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思考和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06期

    4 万琴凤;加强人文关怀 提高人文素质[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5 曾彩霞;;中国大学招生考试“去语文”令人担忧[J];中文自修;2010年05期

    6 杨建生;网上《咏柳》[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3期

    7 滕炎;让学生由衷地说:语文课,我爱你——浅论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孙建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人文教育[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卢锦明,王建萍,何兰玉;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改革[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卢晓云;;让语文教学寓教于生活[J];吉林教育;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雒晓春;;文学本位、人文素养与语文教育的终极使命[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平;;高职生应努力提高人文素养[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钰;;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报告[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宣晓群;张红花;;浅谈如何发挥学生语文潜能[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5 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6 江凯波;;语文期刊的品牌战略思考[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7 白连顺;;学校德育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补白”[A];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唐静;;《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语文出版社的七年级上册[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朱清泰;;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初探[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10 刘立凤;;引领孩子用欣赏的眼睛学语文,看世界[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涛 康县一中教师;[N];陇南日报;2009年

    2 兴化市下圩中心小学 林德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苟文彬;[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N];湖南科技报;2005年

    5 唐晓霞;[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丰城市剑光中学 胡丽萍;[N];宜春日报;2010年

    7 毕节七中 张春晖;[N];毕节日报;2010年

    8 五大夫;[N];华夏时报;2010年

    9 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初级中学 李庆年;[N];学知报;2010年

    10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于迎春;[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桂华;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7 秦元东;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英全;农村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应丽娅;论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贺小丽;理科免费师范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学明;初中学生语文偏误的统计学调查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萍;语文主题阅读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建构[D];西南大学;2011年

    6 戴晓冰;论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丽丹;职教语文教学现状及激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宁辉;试论语文灵性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祥华;艺术设计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庆;人文素养的渗透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1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