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客家长盛不衰的教育基础
本文选题:客家人 切入点:教育 出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摘要】: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他们继承和发展了中古时期中原汉民族优秀文化习俗,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点。客家长盛不衰,历代出了大批名人志士,尤其是赣南、闽西、粤东客家大本营,英才英杰光彩照人。这与其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有直接联系,揭示了民族兴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Abstract]:Hakka is an important ethnic group of the Han nationality. The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fine cultural custom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 the middle ancient period and formed their own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Hakka has long been prosperous, has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celebrities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especially Gannan, Western Fujian, Eastern Guangdong Hakka base camp, brilliant talent and brilliance.Thi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emphasis on education and culture, and reveals the truth that the nation is prosperous and education-oriented.
【作者单位】: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5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丹妮;;从客家山歌看客家源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兰玉英;成都东山客家方言中关于生命的民俗语言现象诠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甘应进;陈东生;刘运娟;;客家妇女的配饰艺术[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钟晋兰;;客家妇女的守志与再嫁——以族谱记载为中心的分析[J];东南学术;2010年04期
5 谢育坚;;民族音乐视角下的贺州客家民歌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6 罗洁;;浅谈客家民居的美学价值[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7 谢重光;客家妇女人文性格及其历史成因[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谢重光;;客家山歌文化渊源新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何尚武;;教育情结:“客商”对客家历史人文精神的诠释——以世界“客都”梅州为研究背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吴招胜;唐孝祥;;试论粤东客家传统民居的审美属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兰俏梅;;客家教育带给畲族教育的启示[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2 叶少玲;;云南客家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叶少玲;;客家教育与云南[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梁盛平;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河;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马莉;广西汉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林皎皎;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唐咸明;论20世纪广西糖业现代化与民族经济融合[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魏晓立;二十世纪前期汉族宗法文化存在形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春;陆川客家人食猪习俗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叶青;贺州客家与瑶族族群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曼娜;闽西客家妇女的音乐行为及社会文化内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郑丽鑫;闽西客家文化旅游RMP分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钟晋兰;乡镇墟市与民间信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旖琨;;快乐的客家童谣[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8期
2 童其贵;;原创科学文阅读试题[J];湖北招生考试;2011年17期
3 曹佳骊;;大众传播背景下客家民间美术的流变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风沙;;谁提豆腐我跟谁急[J];黄金时代;2003年11期
5 汤韵旋;;“义民”与台湾客家“忠”“义”性格的强化[J];中国报业;2011年08期
6 ;《上海普通教育史(1949~1989)》出版[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8期
7 万籁寂;;客家妹钟雯的美丽人生[J];黄金时代;2010年11期
8 刘贵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社会转型的史学分析及启示——以1560-1660年英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变化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海华;;传承·保护·发展——客家民间美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水之湄;;福建土楼——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J];金色少年;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东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潘尚霞;杨杏芬;林忠宁;魏青;杨颖;黄俊明;凌文华;;广东省客家人群hGSTs基因多态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潘尚霞;杨杏芬;林忠宁;魏青;;广东省客家人群hGSTs基因多态性研究[A];第五届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暨第三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方晓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滕大春;;研究教育史有助于促成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黄国栋;郑志坚;柳青;刘建华;;梅州市客家籍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国代;;武夷山下古代书院综述[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傅千吉;;藏医学教育发展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文邋实习生 张梦呢;不变的客家人[N];西安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顺美 刘海健;新客家人吃剩也打包[N];广州日报;2009年
3 钟明山;客家人姓名撷趣[N];梅州日报;2011年
4 周志飞 延华 赵勋;大画之舞[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吕云飞 河南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副教授;对南宋教育史的全面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韩业庭;会宁:今写教育史奇迹[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陈小庚;首部省级客家史《广东客家史》问世[N];南方日报;2010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高毅哲;阿音:用影像记录草原教育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丘利彬;客家人天生具有海洋精神[N];梅州日报;2011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任燕;教育史 回望今朝风华依旧(下)[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林祥;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喜旺;学术与教育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蔡志荣;明清湖北书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忠宇;满铁附属地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朴今海;日本对东北朝鲜人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石广盛;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渊;客家祖先崇拜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张广明;刘基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璐;敦煌写本类书《兔园策府》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智明;贺州客家人祭祀饮食习俗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秀玲;广西贺州客家鸡歌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慧泉;中国大陆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概况与展望(1978-2002年)[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姜耀武;论古田会议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代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文静;山东近现代民办学校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雷;《万国公报》的教育近代化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18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1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