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结合“劳动关系学”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使用PBL教学法

发布时间:2015-12-31 20:05

“劳动关系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理论教学方法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PBL就是被广泛运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在对PBL教学法与“劳动关系学”课程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述在“劳动关系学”课程中运用PBL教学法所能取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并就在“劳动关系学”课程中运用好PBL教学法的要点进行介绍。 
  一PBL教学法与“劳动关系学”课程 

结合“劳动关系学”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使用PBL教学法

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于1969年由美国教授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创立,它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思路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因此其教学步骤由提问开始,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思考和学习,学生不但可以根据现有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还能够了解自身所缺乏的知识,并根据存在问题获取知识信息。根据PBL的教学理念,一般采用该方法主要通过“问题激励———知识构建———综合运用———总结反思”的模式开展。通常采用小组教学法,由几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导师,导师在课前首先进行课程分析和内容设计(特别是问题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围绕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信息获取,教师和学生能够展开足够的互动,而学生在问题激励下不断进行知识构建[1]。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的专门学科,而“劳动关系学”课程是研究劳动关系存在和运行的一般规律的课程。以劳动关系学理论为基础的劳动关系学课程,它是一门复杂的课程,由于其研究对象是雇主与劳动者,二者的性质决定了该课程的复杂性。它是一门交叉的课程,涉及到的学科有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其中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和劳动法学是基础学科。同时,它又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定的范畴和概念、特定的学科内容体系与特定的研究方法。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关于劳动关系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问题,而是将劳动关系的相关问题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各个问题或各种变量之间的影响和互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以揭示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为现实中的劳动关系问题以及相应的劳工政策作出理论的解释。劳动关系学科的范畴包括从属劳动、劳动过程、劳工权利、劳资冲突、劳资合作、劳动关系系统、劳动关系构成、劳动关系运行等;概念包括劳动者、雇主、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合同、集体谈判、三方机制、劳动争议、集体行动等。劳动关系学是以现代社会中劳动关系的环境、主体、运行协调、矛盾处理作为其基本的研究内容。劳动关系的研究方法是多元化的方法,具体表现在劳动关系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方法和技术方法上劳动关系研究的理论方法,,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一元论方法、多元论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方法。劳动关系的学术方法包括制度分析、系统分析、行动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劳动关系研究的技术方法,则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不分学科学派的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研究方法[2]。 
  二PBL教学法在“劳动关系学”课中运用的效果 
  劳动关系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主要讲述劳动关系理论、历史发展、劳动关系的主体、三方协商机制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使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极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不易思考,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而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刚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一)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分析与思考能力的提升 
  劳动关系学课程中的理论需结合案例,从而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理论知识。比如在劳动关系主体部分中的劳动者章节中,可以结合当下发生“富士康十三跳”事件,提出和劳动者权利相关的问题,如“富士康员工轻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等等问题。学生得到问题之后,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获得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仅仅是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与记录。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以及思考的能力。 
  (二)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提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PBL教学法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依据自身的特长进行分工,比如筛选资料、组内讨论、归纳总结以及记录等,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系统的书面报告、制作成PPT并选派小组成员向师生进行汇报。分工、协作与沟通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步入社会参与竞争增加筹码。 
  (三)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与自信心的提高 
  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步入社会以后。而PBL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的自己观点,在讨论阶段,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言、畅所欲言,经过一个阶段的多次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极容易获得提高,从而提高自信心。对于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与任课老师做全面演示的学生而言,更是非常好的锻炼表达能力、胆量与提升自信心的机会。 
  (四)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提高 
  现代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领域,借助于这些技术与设备,可以实现生动的表达。如上所述,在PBL教学赋予学生更高的要求,即他们需要所在小组的讨论观点向全体师生进行演示,这时借助多媒体工具成为必要手段。因此,除了计算机操作之外,小组成员还必须熟练地掌握PPT制作、投影仪的使用,借助这些工具来组织小组的演示材料。经过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必然得到非常好的锻炼与提高。 
  三PBL教学法在“劳动关系学”课程中运用的要点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在“劳动关系学”课程中进行运用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基于“劳动关系学”课程本身的复杂性以及PBL教学法要求的互动性、讨论性,上好PBL课并非易事。

经过多轮的教学,笔者认为PBL教学法在“劳动关系学“课程中运用必须掌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PBL教学效果依赖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扮演的是讲授的角色,一堂课上是否成功取决于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因为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教案提要来开展的,课堂上的问题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样教师可以事先寻找答案。而在PBL教学法中,尤其是在劳动关系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运用,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备课充分。PBL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对教师来说,备课就是备“问题”,因为一堂PBL课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前对和问题有关的知识进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在PBL课堂上,教师是资源的提供者、促进者和评价者[3]。作为资源的提供者,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包括如何查找文献等;作为促进者,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评价者,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以上三种角色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问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是PBL教学法的关键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问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首先,难易程度要适中。问题设计得太简单,学生很容易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或是通过查找资料得到答案,从而失去挑战性,使得讨论阶段的意义被弱化;问题设计得太复杂,学生无法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或途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讨论环节气氛出现冷场现象,另一方面无法引发高层次的思考。其次,问题要有时效性。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新鲜”的问题,众所周知,时代在发展,劳资关系理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用今天的理论去分析昨天的问题明显是没有意义的;第三,问题需要有争议。一个高设计水平和质量的问题应该是具有争议的问题。因为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们进行观点的辩驳,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使得思想发生激烈碰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决绝方案。如果设计的问题没有争议,答案显而易见,那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学习效果。 
  (三)充分的准备时间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 
  PBL教学法的案例可以是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和课本的理论有密切关系的,对于一名本科生来说,目前专业知识还不够丰富以及对社会热点的把握能力尚不足,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因为只有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小组内讨论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对问题的了解不透彻,那么在讨论的过程中将不敢发言,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影响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结合“劳动关系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在使用PBL教学法时首先应努力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以保障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其次应提高问题的质量和水平,使得学生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还应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来熟悉案例以及寻找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杜卓君﹒PBL教学法在营销类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8):74-75. 
  [2]常凯﹒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王尚,等﹒探讨劳动关系的学科特点及发展现状[J].科技广场,2012(5):225-229. 
  [4]张文玲,等﹒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16-117.



本文编号:18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8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7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